读  奇特的一生

上了一节微课,我听说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演讲者的人极力推荐,使我把这本书列入我的书单里,恰好图书馆又有这本书,于是我顺理成章地看了起来。

断断续续,用三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看的时候很触动我的神经,但是由于是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加之没做笔记,等到看完要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倍感心虚,不舍这本好书就只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粗浅的印象,我决定做点什么。

都说 知—行 合一,读完这本书,我清楚地了解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在不断地尝试统计中真正地了解自己,最终高效幸福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书中提到一点,柳比歇夫爱好做纯技术性的工作,从中找到了乐趣。他建立了自己的资料管理体系,对重要的论著详细做摘要,写提纲,他日看到一点便能想起整本书的内容,真正地将知识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

读完这本书,自己真的想要做些改变吧,而改变的起源,就是这本书。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用两个半钟的时间摘抄喜欢的内容,整篇都喜欢的便用  有道云笔记  扫描下来,方便日后继续咀嚼。从17:57-20:22,尽管抄的时候手很酸,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我要学习柳比歇夫的整理分类的习惯,以及读完一本书,都有收获,并且能够影响到我以后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采用纪实散文的手法去塑造柳比歇夫,去陈述他的时间统计法 没有用写小说的方式去塑造一个英雄人物,也没有类似新闻报道用一连串的事实堆砌出柳比歇夫的形象,而是用舒缓的语气写出他心目中的熟悉的柳比歇夫,人物立体感便出来了。

读完,我对柳比歇夫心悦诚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