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偶尔在省图看到这本书,仅有第二部。封面ps的很文艺,行李箱,棉麻裙。
每次看书都会翻看第一页印刷版次,以此来判断这本书是不是年代感过强。然而这本书却是先看内页,各种图和文字看了一些后,突然好奇作者是什么时候出版的。居然是2010年,真的是一本超前的书。
2010年到2015年之间,我还处于喜欢原宿风的阶段,染发,什么颜色都想尝试;衣服,怎么花哨怎么来;喜欢的穿衣风格从原宿风转为黑泡风,觉得烫染头发简直cool。买买买,风格百变,只要好看的衣服就收入囊中。还记得刚上大学的自己,乱七八糟的买了一堆,衣服可以塞的到处都是,扔也舍不得,风格也乱的没边。
如今,毕业快一年了,眼光和风格都慢慢在转,喜欢简单的服饰,喜欢穿着舒适棉麻质地的衣服。删繁就简,弯弯折折的经历这么多曲折的改变,突然翻到这本书,一本推荐的生活方式正是17年的我推崇的,居然是7年前出版的书,让我非常惊讶。也同时不由得感慨,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者早点接触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或许能早早让自己生活的更惬意。
网上可以找到这本书的电子书,但我还是想重点概括一下对我有用的部分重点。
1.活得简单,才能获得自由
1)过简朴的生活,不被物质所累,就能保持精神的自由。
当我们需要的很多,就很容易被物质所奴役。这是显而易见的。上大学那会儿,我很喜欢买衣服和各种首饰配饰,常常床铺上堆满了各式各样 的东西。这给我带来的麻烦,除了东西不好找,还有人很容易焦虑。乱七八糟的环境下,自己很难保持心情的宁静。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堆积如山的东西,也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麻烦。以至于毕业,我停止不住的感慨着:天哪,早知道就不买了。
这也对外出旅行和实习,找工作带来了麻烦。试想一下,你有多少次准备旅行行囊,纠结来纠结去,带这个还是带那个?这个也很好看,那个也很合适。自己脑中想象着手中的物品会多么重要必备,但是最终只能收获满满一大包,不论是行李箱还是大背包,一个大行李,就让人还没出门就不由得叹一口气。
实习和外出找工作时,如果拥有过多的物品,也会成为你的牵绊。大气洒脱的性格还好,一股脑送人或者扔掉,如果稍微纠结的性格,可能就会因为东西太多,嫌麻烦就舍弃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机会。
本来应该按书中的点一点点的叙述,突然发现,作者很多写的并没有值得思考的,那接下来,我就把本书值得领会的写一下。
棉麻衣服的人,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我是从大四上学期实习进入一家棉麻服装公司的,在此之前,我喜欢的潮牌黑白的黑泡风,还以为自己够cool。进入这家公司,慢慢接触复古和棉麻,接触草木染。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大千世界诱惑太多,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物品吸引。
然而追求物品的本质,追求它的本来面目,一件衣服,去掉繁杂的印花和配件,注重原本的材质,肌理,整个人的气质也会油然而生。,过去的我们,常常为了别人而穿衣服,觉得穿一些扎眼的,惹人注意的衣服才会给自己增加存在感。而大地色系等原本的颜色,过于质朴,生怕被衣服遮盖存在感的年轻人是很难喜欢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人更注重自己的喜好,穿让自己舒服的衣服,选择自己喜欢的搭配。虽然现在,棉麻怀旧是一种风潮,很多人随风而来,但是管他的,你喜欢最重要。
该书推荐了无印良品、studio clip、蘑菇这三个牌子,母鸡的品质和格调都是足足的。
买个大的玻璃杯,喝白开水。写的是很好啦,但是开口杯子会进灰的吧。
养金鱼,这个可以尝试一下。
不花费没必要的钱,坚持记账,不浪费。
断舍离,学会舍弃。
摆地摊,并乐在其中。这个很久前自己都在想,但是觉得会不会碰到同事啊朋友啊,而且城管会驱赶,也是很麻烦。想卖点畅销的东西。
穿妈妈或者祖母的旧衣服,复古vintage穿搭,感受旧衣服的魅力。这个很有同感,好衣服是可以传承的。
穿上平底鞋,纯真质朴。说真的,真的很难穿高跟鞋,很不舒服,平底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高挑,但是起码自己舒服。
让头发保持自然地黑色。
在树洞,倾诉并且学会给自己疗伤。
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很难想到,10年居然都有断舍离的雏形了。近两年才接触到断舍离的我,对此感到汗颜。
给自己做一条棉麻长裙,这个算了,虽然自己是服装设计的,但是自己做的衣服常常穿不出去。
听一个喜欢多年的歌手的演唱会。这个可以有,以前没钱,现在工作了问题解决了,就是时间和去看什么演唱会的问题了。因为以前喜欢的歌手,现在不喜欢了,现在喜欢的,也没有那么喜欢。
不要擦粉了,请擦bb霜和睫毛膏,啊,bb霜有的很油啊。
整理你的书架,这个有点自相矛盾了,以上说断舍离,那买书就不该囤积到要整理的地步吧?
看一场体育比赛,不好意思,无感~
现在开始,着手一个小语种的长期学习。虽然不造有用没,但是想试试。
去逛美术馆,不知道武汉有没有有特色的展呢。
去隐居一段时间,这个很需要啊。
抓一抓猫咪的后背。
制作植物书签。
一个人旅行。
放风筝。
玩儿lomo
记下一句让你流泪的话。
环保 泡脚 记账软件
改掉拖沓的毛病 这个我觉得可以研究一下,拖沓这个问题,我早就发现了。
别再睡懒觉,起来晨跑吧。
不要再等了,写下自己的梦想清单。
在阳台上种菜。早就想做了哈哈哈。
结语
三分之一的部分,是没啥用的废话。
前几页还是有点同感的。可能是10年出的书,有点不成熟。
文艺青年,豆瓣儿,很多的做法极具形式感。什么时候能真的享受其中,从形式感的新鲜感中提升,变成融入其中,享受过程,才是真的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