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之变,变得不仅是鼓起的腰包

近日一则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利用短短两年时间将全民人均纯收入从3785元提高到10030元的报告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同时贵州省委组织部发起了认真学习借鉴塘约经验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学习行动,作为贵州当代年轻人的我也对塘约村的崛起充满了好奇。

说实在的,塘约村从灾后重建到脱贫奔小康的巨变实在令人震惊,但如果仔细推敲其崛起的背后原因,就会不对塘约村取得近日成就感到丝毫意外。

图片来自于乌有日刊,但穷则思变四字确实值得深思。

一、紧密联系群众是塘约发展的关键

在塘约村支部书记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把群众组织起来,是塘约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恰恰印证了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为民服务理念。党和群众是鱼水的关系,党的组织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才有活力,才有生气,人民群众只有依靠组织,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二、开拓创新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塘约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全村党员干部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七权同确”成了塘约村的代名词。受灾后,塘约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破而后立,对土地承包经营、山林归属、集体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小型水利工程和农村集体财产进行了精准确权并成立产权交易中心。此举为后期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三、廉洁透明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

塘约村的成就同样离不开村务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村民对村庄事事知情、能参与监督,有发言权的同时更有安全。同时还成立村纪委,全程参与村务公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财务报账事务,在严格监督下确保了村支两委为民办实事、为村促发展的工作落实。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三个关键,塘约村才会创造经济大飞跃的奇迹。而反观我们包保的贫困村,虽然也一直在强调联系群众,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但每年发展要么原地打转,要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还是基层党组织在发展中脱离群众、不敢创新,经济账目不公开不透明。塘约村之变变得不仅是鼓起的腰包,更是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根据领导安排,我于7月10号到7月20号在农村驻村工作10天,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王宏甲写的一本报告文学《塘...
    边海鱼阅读 652评论 1 2
  • 假日曾在家看新版《笑傲江湖》。同学均被剧中东方不败与令狐冲似有似无的感情所打动,独余与余父不觉。正待余父损于正毕,...
    海蓝有鲸鱼阅读 582评论 0 0
  • 终于看完《白夜行》了,记得昨天晚上,我说了这本书对我的吸引之处。我本以为,这次最后会有大反转,结果并没有,也正如自...
    一只会飞的猪0阅读 437评论 0 0
  •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这句话就是在描写自己的故事。 我和林先生第...
    迪儿姐阅读 290评论 1 0
  • 夕阳快下山, 彩霞漫满天。 渔夫渡湖中, 起网露笑颜。 注1:这首小诗是我早几天阅读文友六月天气《夕阳笑》时,即兴...
    亮靓_27d5阅读 515评论 27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