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那些编写进教材,需要组织学生学习的知识也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价值,则能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以下就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片段教学为例来谈一谈。
片段一:为什么要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在“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这个部分会教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那么为什么要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这种方法有什么必要性呢?则需要在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即借助合适的情境予以体现和揭示。
比如,师先出示一个袋子,告诉学生:“孩子们,这个袋子里装有一些白色的球和一些红色的球,究竟有多少个球,每种颜色的球分别有多少个,都不知道。要想知道这些答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座位讨论讨论。”
……
生与同座讨论之后,组织集体交流。
有孩子说,我们可以来摸秋,从袋子里摸出一个,如果是白球,就记下白球,如果是红球,就记下红球。而且球从袋子里摸出以后就不再放回袋子里。
还有孩子说,我也认为摸秋比较好,但是像这样摸一个写一个太麻烦!因为一共有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所以我们可以先在纸上写下“红球”和“白球”,然后摸到一个红球,就在“红球”的下面做一个记号,如果摸到一个白球,就在“白球”的下面做一个记号。
接着有孩子说,这个方法更节省时间,我们“做记号”的方法还可以更加简单。我妈妈跟我说过画“正”字的方法。什么是画“正”字的方法呢?就比如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红球,就在“红球”下面画一笔,再摸到一个红球,就在”红球“下面再画一笔。有一笔就代表袋子里有一个红球。因为“正”字有5笔,所以画好一个“正”字就代表有5个红球。最后一看就知道红球有多少个,白球有多少个了。
……
至此,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在探究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境中得出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的策略,认同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的价值,形成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的心向。
片段二:为什么要根据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出的记录再完成统计表?
当被整理的对象具体情况无法知晓的时候,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策略。但是,当一组数据已经被清楚列举的时候,我们有时也需要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根据画“正”字整理的结果来完成统计表。
比如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又该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到统计表之于用画“正”字整理数据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呢?可以通过依次呈现数据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深刻的体会。图中32位同学的身高按照从1号到32号的顺序依次得出,为了及时记录下每一个人的身高,则需要逐个记录。此时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得出32位同学中,身高在130-139的有多少人,身高在140-149的有多少人,身高在150-159的有多少人,只能是一个一个及时记录,为此就首推画“正”字整理的方法。
有了用画“正”字整理数据的结果后,为何还需转化成直接呈现数字的统计表呢?那是因为相比较而言,“数字”比“正”字更加直接,更加清楚。
怎样根据画“正”字整理数据的记录完成统计表呢?仍以上图为例,有孩子是一段一段计算,比如130-139这一栏画了1个“正”字和四笔,因为一个“正”字有五笔,代表一共有5人,再加上4人一共是9人。也有孩子将不同段的数据结合起来看,比如在统计身高在140-149有多少人的时候,不仅会根据“正”字的多少来计算,还能根据其“正”字数量与130-139这一段“正”字数量之间的关系来生成数字,也就是能够抓住不同段之间的联系来解决问题。
片段三:为什么要有统计表后还学条形统计图?
整理数据之后就是分析数据,而统计表与统计图恰恰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各有优势,这正是学习统计表之后再学统计图的价值所在。在教学时,要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和体会。比如如下这个问题。
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出数据,再根据调查记录完成统计表,最后再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如下。
为体现统计图存在的价值,可以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1. 喜欢看哪种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喜欢看哪种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少?
2. 回答上面这个问题,看统计图更加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更加方便?
通过先解决问题,再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便能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之于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候的价值,从而认识到学习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每一个知识都处于一个知识的体系当中,相对于该体系中前面的知识及后面的知识而言,都有其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在这样的地方着力,多从设计开始多作思考与琢磨,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感受到这些价值,则能让学习在起点处发生,促学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