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是风味小吃:小炒面筋和雪菜肉丝。不管什么菜对我都有吸引力,我要看到专业的大厨和普通家庭主妇做菜的区别。
老师介绍完原料,笋啊,香菇啊,菜心啊,还有一只鸡,不知道鸡是干嘛的?没有听到主角面筋的名字。老师说现场用面洗出来。哇喔……
五百克面粉加水,揉成柔软的面团,不粘手,表面光滑即可。小师兄麻利利的揉好面递给老师,老师放了大半盆水,把面团放在水里,像洗衣服一样搓起来。水变白了,洗了一会儿倒掉,又换清水;又变白了倒掉换清水,如此重复了三四遍。面团不见了,老师手上多了一团颜色比面深的有点像网状的东西,(⊙o⊙)哇,这是面筋啊!
老师说如果把这团东西薄薄的一层一层的缠在竹竿上,到水里一煮就变成了素火腿(其实我还知道面筋缠到竹竿上的妙用,那就是夏天粘知了!)油里一炸就变成油面筋。无锡的那个油面筋是我爱吃的,炸的那么圆可真不容易。面筋它本身没有味道,油炸过之后,很容易吸味。所以那只鸡是炖出汤来给它吸的。莫非这次是天龙八部里的游坦之?
锅里放上半锅油,加温到180度左右,一小片一小片的扯下下来,扔进油锅。太好玩了,迅速的泡开了,很快从一片片变成了一朵朵,立体的站在锅里了。全部炸好沥出油。
锅里重新放上油,葱姜煸香。香菇,笋片已经焯过水,也放进去。刚刚炖的鸡已经撕成了鸡丝,还有鸡汤一起倒进去,炸好的面筋也放进去。煮几分钟。面筋由脆变软了,鸡汤通通都吸进去了。再撒点盐,够鲜了,味精什么精都不用放。把菜头放进去,颜色立刻更漂亮。装盘。
第一是拍照,第二么?那肯定就是吃咯。所有学生的标配都是胳膊上有一双筷子,一个小勺儿。拔出筷子,直奔面筋,果然,精华都已经尽在其中。老师起的名字太简单,小炒面筋不足以说明这个菜品,滋味口感直接逼鱼肚。我给它叫:鲜烩素鱼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