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一名罪犯,被发配充军,却屡立战功,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他武艺超群,但被范仲淹知会"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从而跟范仲淹学习《左氏春秋》,终成就文韬武略。
他足智多谋,甚至《三十六计》都引用他的案例做注解。
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一生光明磊落,然而最后,却因为功高盖主,不懂急流勇退,而被群臣力谏,被贬蛮地,这其中就有曾经很赏识他的欧阳修。
欧阳修联名百官罢免他,只是因为他功高盖主,甚至写罢免书时,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于是把天灾归咎于他。
其实狄青的被罢免,跟他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他性格桀骜不驯,爱戴部下,但是因为过于宽容,却引起了许多非议。每次他把朝廷封赏的钱财施舍给手下,手下都会到处夸赞:这是狄青爷爷赏的。于是,关于他沽名钓誉,功高盖主的流言四起。而朝廷的文官,更是嗅到了政变的味道,于是联名罢免了他。
这其中,有一个人更是直言不讳,他就是潞国公文彦博。文彦博当面对狄青说:其实你没什么大错,只是因为朝廷怀疑你了,所以你必须被监视起来。
就这样,狄青被派到了藩镇。甚至,宋仁宗每月两次派人去“慰问”他,防止他有大动作。
这期间,狄青满腹怨气,而且每天都担惊受怕,生怕被揪出点莫名其妙的把柄,导致满门抄斩。
结果,不到半年,他就嘴生毒疮,郁郁而终。
可笑的是,他死以后,宋仁宗却对他大肆宣传!
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后来又为其神道碑额题名为"旌忠元勋"。
然后后世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从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
可怜一代名将,生前护家卫国,却不得善终。即使死后,也被供奉起来,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由此可见,有文化,有历史储备,对人生规划有多重要~
每天读点历史,日积月累,能通古今!看完记得点赞关注一下再走啊~猫书历史观(w u w e i x i a p i n g)随时随地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