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里的妈妈、奶奶们都忙着在家烤火烧。
地锅蒸白馍,先在铁锅的圆圈把馍馍坯子炕出两边黄皮,然后再把它们全部放在大竹篦子上,盖上用野草编织的大锅盖子,烧到冒大烟、再转小火烧一会儿。
停火后再捂一会儿就可以起锅了,没有放糖,但那是甜甜的、香香地好吃。
现在人们基本都不蒸馍了,平时都是买馍吃,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街上便会多出来几家卖火烧的摊位小店,人们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买火烧(也叫烧饼)。
一般一家几口人就买几个火烧馍,最起码一人得吃一个,或者买双份的,比如家有两人就买四个等。
听老人说,二十三吃火烧在很早就开始流传了,不但自己一家人吃,妈妈还要给已出嫁的闺女准备两个,等闺女回来吃,或者送过去,说这样下辈子母女还能遇见。
究竟是为啥要吃火烧,我身边的两位老人都说不清楚。
也许,小年必吃这圆圆的火烧馍,它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永不分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