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是橙黄橘绿时》

      没想到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也没想到作者肖复兴竟然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我印象中,还是中学时读他作品,他正年轻的感觉。

    《正是橙黄橘绿时》一书,就像之前看到其他散文书一样,也是分了几大章节,每一章节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我是在微信读书平台看的,很遗憾,刚看过半儿,体验卡到期,后面需要付费才能阅读,因为手边有其他的书,所以对本书的阅读就暂时搁置了——由此可知,第一,散文类书籍少有小说那种扣人心弦的情节,所以就少了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第二,也可以看出,本人喜欢看书,但还谈不上爱看书。假如真是“爱”的话,逮时间就看,应该是可以看完的。

      现在回想此书,印象中他以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为主,主要是在记录生活。作者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身边的景,如一杯淡茶,就是在跟你聊天般讲述他的所见所闻。

      里面有一篇写他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结果买了丝瓜付了钱,结果到家后要去炒丝瓜时,发现丝瓜忘拿了。他知道是自己忘了,责任在自己,但是第二天再去菜市场他还是抱着试试看到态度去昨天的卖菜摊贩那里询问,不出意外摊主一副懵逼无辜的状态表示不知道,没看到他的丝瓜。

      事情就算过去了。作者再次说责任在自己,本就与他人无关。但是作者那天忽然就有了一个想法,他想试下,再买菜时故意付钱然后落下菜,第二天一早找寻,看看结果如何。

      于是他果然就这样子做了,试了三个摊位。还好,第二天结果没让他太失望,有一个摊位,他一去摊主就笑脸莹莹地递上了他昨天遗忘那里的菜——肖复兴说,他当时觉得心里一暖,就觉得还好,这个世界终归让人还不太失望,但是,他又说这个菜摊是他常光顾的一个摊位,与摊主意识熟识至熟悉,假如摊主也像其他摊主一样与他不熟呢?那么结果会否就又一样让人失望呢?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有可能让人失望……但也未必就一定吧,毕竟不能不承认,总还是可以时时看到那些温良之人的不是。您说呢?

      还有一篇文,写的是关于作者爷孙俩与落叶的情缘。这篇文章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寒暑假,记得在我简陋的卧室,我常常会做些简单的手工,包括树叶作品,好像也做过,感觉也挺美。可惜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他们却似乎没有遗传一点儿我的这么一定点儿小文艺气质,是为遗憾。

      其他方面记忆比较深的,还是作者的文艺气质,比如关于音乐,关于绘画,感觉肖复兴都有一定的造诣。一个人除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在其他方面也爱并涉足,而且还有两把刷子,这让我我很是佩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