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父亲是神,对父亲的崇拜与敬重无法用言语形容。他出门挣钱的日子,每时每刻都盼望着他回来,即便一年四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仍然觉得父亲是自己的英雄,无所不能。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在一个深夜回来,风尘仆仆的背着行囊,里面除了他外出用的东西,就是给我和哥哥们买的礼物,有橘子,花生和各种我没见过的糖果。那时候还没有手机,我们村里就小卖部的阿姨家有一部座机电话,到年关将近的时候,我经常跑出跑进的等阿姨叫妈妈接电话,那就意味着父亲要回来啦!这时妈妈就麻利的围着围裙朝外走去,我跟在后面一蹦一跳,妈妈挂了电话高兴的跟我说,爸爸明天晚上就回来啦!我们都很开心,这两个晚上肯定睡不着觉,妈妈井井有条的收拾家务,第二天晚上,我们早早的躺在炕上等父亲,经常都是我熬不住快睡着的时候,父亲就回来了。我告诉妈妈如果我睡着了一定要摇醒我,等我睡眼朦胧的睁开,父亲就在我面前,那种感觉特别棒,我一个激灵坐起来,搂着父亲的脖子,迫不及待的要父亲看我有没有长高,然后慢慢的在父亲母亲的家长里短中甜甜的睡着。那时候呀,觉得父亲无所不能,他就是我的英雄,足够我崇拜一辈子。
可是不知道怎么形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崇拜父亲,不再敬畏他,甚至可以说讨厌他,这种讨厌,后来上升成了怨恨。
对父亲态度的转变,是从我上初中开始,父亲不再期待我的成绩,不再关心我是否考的好不好,在我考上高中后,他没有表现出一丝高兴,甚至说不想让我上高中。我自己偏偏要上,父亲只好让我去,寄宿制的高中比初中花费更大,比我大两岁的哥哥每周的生活费比我多一半,他们都说哥哥是男孩子,长身体,我上高一的时候,哥哥在高二,等我到高二的时候,他居然辍学了,我们县城有两所高中,哥哥和我在不同的学校。
一个平常的周末,我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发现家里气氛不对,母亲告诉我哥哥不想上学了,他要去打工,父亲很生气,苦口婆心的劝哥哥,最后哥哥选择重读一年高二。就这样,我们俩成了同年级的学生,他的生活费仍然比我多一半,父亲依旧不怎么搭理我,我就像是家里的小透明,后来啊,我才知道,父亲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不想让我上高中,他觉得女孩子没必要读那么多书。呵呵,真可笑。从那开始我变得讨厌父亲,讨厌他跟我说话,虽然我们之间的话本就越来越少。
高中毕业的时候,哥哥的成绩比我差了100多分,我的成绩虽然不好,好歹可以上个二本,没有人指导我选专业,我泡在网吧自己选择了喜欢的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说,“你哥哥都不上学了,你也别读了,”我泪如雨下,他说不会再给我钱供我读书了,当时的我不知道还有别的路可走,把通知书扔在家里,背着双肩包就去了南方的一个同学那打工。从此,我与父亲之间只剩下了怨恨。我走的时候没有人送我,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她给我塞了一把零钱,我知道那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父亲与我,只字未说。
在社会上打拼了好几年,我才知道国家有各种助学贷款,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有多无助有多蠢。我拼命攒钱拼命努力,遇到我的老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些年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没怎么缓和,生活过的平静,我心里对当年的自己总有后悔与遗憾,于是我参加成人自考,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只是为了圆自己儿时的梦想。我以为我与父亲之间,会这样平淡的过下去,直到我女儿的出生,我们都变了。
也许是上了年纪,也许是这么多年想通了,我不再怨恨父亲,女儿的出生让我一点点融入到妈妈这个角色里。照顾女儿的每一天,我都想象着当年的我是怎么长大的,我知道了养育孩子的辛苦与不易。开始理解父亲,甚至心疼他。父亲是一个农民,他勤勤恳恳的努力,在外都是做的苦力活,凭着一双手,养活着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他内心的委屈与心酸,我又何曾了解过呢?他在外地吃的苦,我根本体会不到,一想到这些,我开始后悔这些年对他的不理解。
终于,我鼓起勇气打电话告诉父亲,这些年做我的爸爸,你辛苦了,女儿爱您。电话那端的父亲,虽不说话,声音却早已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