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在惜字如金的时代会使用大量的拟声字?在纸张被发明之前,都是用竹简书写的,拟声字会大大增加篇幅,为什么不能舍弃?确实很少有人知道真实的原因,如果你是带着兴趣去阅读大量古籍,你会发现一个秘密,拟声字其实是关于精气神中“气”的部分的运用之法。常读古文,人的谈吐及说话方式全部会改变,会变得沉稳且掷地有声,这就叫气场。在古代有一种功夫,叫养“气“功夫。所以有“气定神闲”一说。梁冠华饰演的《神探狄仁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不知道梁冠华先生有没有阅读过古文,他的吐字发音以及对“气”的运用非常到位。现如今的名嘴梁宏达老师的谈吐气息,就是活生生对 “气”运用的实例。
阅读大量的书籍后,无数知识化作我内心世界的基础砖瓦,让我构建了心三境中的化海境。
『化海境』无涯
大漠飞烟落黄沙,残阳斜照万里霞。
踏歌而行君莫问,岂知天路道无涯。
在追寻前文中提到的那三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古人对这三个问题颇有心得,但别人的心得只可参考,也只适用于他们自身且漏洞颇多,这并不适用于我。既然在儒学中得不到答案,我又转向玄学。
用另一种角度去观察,可以说玄学是中华文化的起源。我们常常会用“知道,不知道”来表达对事物的知否。为什么叫知“道”呢?这其中的“道”是什么?这其实是在表达对“道”的追寻,是寻常的“道”。即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描述为“道”。
在老子心中那茫茫大道是不可言说的,是不可描述的,是形而上的。但显然老子他老人家,提倡的并不是“形而上”,而是“形而下”,他提倡的是“常道”,即可以言说的道。问题来了,人性中有个对事物好奇的本质,这个本质导致无数人在看了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后,对老子描绘的那不可言说的无涯大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现象导致后来虚无造梦,形式盛行。以致于今天,还有人要“让道明于天下”,这些人无一例外,非傻即骗。老子不知道,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子说的常道也就寥寥几种而已,并且德在道前,先有德而后明道。无德还谈什么道?还谈什么知道不知道?
观己心者明,观他心者惑,知者则明,求者定惑,惑者必思,思者得悟,这便是“明智”的过程。这也是儒家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二元相对性,最开始就是基于知对否、天对地、阴对阳、善对恶、先天对后天等等“易”的概念。所有的二元皆浑然一体,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单独解读都极其狭隘。这些二元全部都具有动态属性,并且相互纠缠。
左手刻画天盘(先天),右手刻画地盘(后天)。天与地之间的便是空间,天不动则地常动。反之,天在动则地不动。动则时光流逝,阴阳交汇,演化顺逆五行,这便是世界。但这个世界是二元的,不生动,所以需要大量二元参与。所以我经常会说,善恶本一体,善与恶之间的距离便是空间。无数的二元纠缠组合构建我内心世界的秩序,便可以演化芸芸众生,演化一切事物。最终形成一把量天大尺,以丈量三观,自此心中烦恼尽去。这就是心三境中天地境的由来。
『天地境』明道
手握日月摘星辰,世上无我这般人。
一梦悟得三千道,古往今来戏红尘。
(未完,连载中...)
如果喜欢, 就请支持一下“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