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挺有意思,其观点是根据ROE变动的方向,今年的股市会向好,搞不好会来一次双击(企业整体盈利上升+估值上升)。以下为摘要:
~~~~~~~~~
当股市来到底部区域时,判断啥时候涨的关键就是判断ROE未来的趋势。
我们都知道股市一个牛熊周期大概是3年到3年半。其实ROE的变动也跟股市牛熊差不多。
有读者抬杠,说我们无法判断拐点。这本来就是废话,谁能判断拐点啊?咱们只需要判断大概的趋势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
2023年初,由于各种原因,国内上市公司如果作为一个整体,ROE已经向下盘整比较长时间了。就看啥时候拐头向上了。
杜邦分析来拆解ROE,只需要看看三个变量未来的趋势,其实就很好判断ROE的变动方向了。
一是盈利能力大概率会提升
跟销售净利率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呢?
其实就两样:毛利率和三费
先看毛利率。
产品涨价和成本降低,毛利率就会升高。
咱们看CPI和PPI的走势就知道了。
相比于去年PPI肯定是降低的,那么今年企业成本肯定降低。
至于价格,CPI在今年大概率会走高。道理很简单,需求肯定比去年高,大家看看新年期间各旅游景点的房价就知道了。
因此大趋势来看,今年企业的毛利率是提升的。
此外,毛利率跟企业的技术变革和集中度提升也有关。
技术变革在短期内的变化不大,但是集中度是可以在过去三年有很大变化的。
道理很简单,小鱼都挨不过三年,大鱼有充足的现金流,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他们恰好可以收割他们,抢他们的市场份额,甚至直接把他们收购了。
总之,从CPI、PPI和集中度方面看,毛利率是会提升的。
再看三费。无非就是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
2021年到2022年,大部分企业都在搞降本增效,并且从互联网企业来看,效果非常明显。
所谓的降本增效就是砍掉不必要的费用,如果仔细点的话,大家可以发现每次经济衰退后,活下来的企业,其效率大都会提升。
然后在经济繁荣期,他们又会犯“大企业病”,效率再次降低。如此循环反复!
至于财务费用,这就更简单了。货币宽松,财政宽松的环境里,财务费用肯定是降低的。
总之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大概率是会在今年提升的。
二是运营能力大概率会提升
跟总资产周转率相关的有两个关键因素。要么是销售收入增长,要么是总资产下降。
销售收入会不会增长呢?我觉得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比2022年还差吧?
今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多半是量价齐升,也就是价格和销量都会有所提高!
至于总资产来说,主要跟产能有关。当产能快速扩张时,总资产增加就会很快。
现在有几家企业敢大幅扩充产能呢?去年有不少企业是在削减闲置产能。企业呀,一般都是在繁荣期大幅扩充产能。
对了,今年是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起点。而朱格拉周期是跟资本扩张息息相关的。
咱们现在挺幸运的,正处在库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共振向上的起点。
另外呢,降低总资产还有一个方式就是企业回购股票。反正去年是企业回购股票的高峰期。这对提升ROE也是有不少帮助的!
三是企业大概率会加杠杆
企业会不会加杠杆主要是看公司的经营情况。
假设净利润率是15%,而利率只有3%,那么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加杠杆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不愿意借贷,主要是看不清未来的经济情况,所以不敢轻易借贷。
只要需求有所回升,这些企业库存降低后,自然就有底气去借贷了。
实际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已经在持续改善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这说明,2023年企业会一定程度加杠杆,从而带动ROE提升。
此外,净资产减少和分红也会加大杠杆。
总结
对股市整体的趋势判断,第一是看估值,第二是看ROE的变动方向。
估值提供安全边际,ROE增长,估值会提升,同时盈利也会提升,带来的就是戴维斯双击。
2022年,估值大概率已经触底,而ROE的变动方向大概率也会逐渐抬升。
正所谓否极泰来,坏到极点后,就得反转!
第二是看ROE的变动方向。
估值提供安全边际,ROE增长,估值会提升,同时盈利也会提升,带来的就是戴维斯双击。
2022年,估值大概率已经触底,而ROE的变动方向大概率也会逐渐抬升。
道理很简单,无论是销售利润率、周转率还是权益乘数都不大可能比去年更低。
正所谓否极泰来,坏到极点后,就得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