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五十八,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退休前,他教了三十年的语文,学生遍布县城各个角落。退休后,老张的日子突然闲了下来,闲得他浑身不自在。老伴儿劝他:“你忙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老张点点头,心里却嘀咕:“歇?歇什么歇?人一歇,脑子就生锈。”
老张的儿子在省城工作,是个程序员,整天对着电脑敲代码。老张不懂代码,但他觉得儿子那工作不靠谱,整天对着个机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儿子偶尔回家,老张总想跟他聊聊,可儿子一开口就是“云计算”“大数据”,老张听得云里雾里,只好闭嘴。
老张有个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绕着县城的小公园走三圈。走完步,他就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对面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老张心里一动,走过去问:“小伙子,看啥书呢?”年轻人抬起头,笑了笑:“叔,这是《百年孤独》。”老张一愣:“孤独?孤独有啥好看的?”年轻人笑了:“叔,这不是讲孤独的,这是讲人生的。”老张点点头,心里却想:“人生?人生不就是过日子吗?有啥好讲的?”
老张回到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好像从来没真正弄明白过人生是啥。他翻开儿子的书架,找到一本《百年孤独》,开始读起来。读了几页,老张觉得头晕眼花,书里的人名长得像火车,情节绕得像迷宫。老张叹了口气,把书合上,心里嘀咕:“这书写的啥玩意儿?还不如我教的那几篇课文呢。”
过了几天,老张又去公园散步,又看见那个年轻人。老张走过去,问:“小伙子,你那书我看不懂,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年轻人笑了:“叔,这书得慢慢看,急不得。”老张点点头,心里却想:“慢慢看?我都快六十了,还能慢慢看啥?”
老张回到家,越想越觉得憋屈。他觉得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好像啥都没弄明白。他决定写点东西,把自己这一辈子的经历写下来。他拿出纸笔,开始写:“我叫老张,今年五十八,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写了几行,老张觉得没啥意思,就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晚上,老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好像一直在忙,可忙来忙去,忙了个啥?他想起年轻时教过的那些学生,有的当了官,有的发了财,有的还在县城里过着平凡的日子。老张叹了口气,心里嘀咕:“人生啊,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第二天早上,老张又去公园散步。他坐在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心里突然平静了下来。他想:“人生嘛,不就是过日子吗?过得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罢,日子总得过下去。”
老张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慢慢走回家。路上,他看见一只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老张笑了,心里嘀咕:“这小东西,活的倒挺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