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大家都响应号召宅在家里,怎么打发时间,怎么安排生活,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奇思妙想。
日子照样得过,日月还没有颠倒乾坤,该长的胡子,该长的头发,一样也不少,一丝一毫也不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难,小菜一碟。有剃须刀,有理发器,就是烦,胡子剃了后长出来的速度飞快,烦。头发也是,剃了头发后也是长得飞快,真羡慕那些脑袋光溜溜长不出头发的人,剃头发都可以省了,多好,可知道我有多羡慕。我曾经当面对朋友这样表达过,朋友顶着个“地中海”脑袋,对我翻了翻白眼。。。也是,这个,好像是在伤口上撒了把盐。好在他也把我当朋友,气量大,没有对我发火。不过,反过来,我也是因为把他当朋友,才说的这般肺腑之言。因为,剃头理发,真的烦。
我现在都是自己用理发器剃头发的,按上卡口,对着镜子,尽管大胆放心地剃。近乎光头的小平头,3分钟内搞定。省钱省时省力。
很多人还是喜欢去外面的理发店,高档一点的去美发厅。无奈这段时间这些店铺统统不营业,而脑袋上的头发又不肯听话的,这实在是很麻烦的事情。电视新闻里说,有小区志愿者义务给大家理发的,更多的是网店的理发器销量飙升,大家都宅在家里自己做理发师了,要么自己,要么家人,来对付这个名副其实的头等大事。
只等恢复往日,春风拂面。
我有好多年没去外面的理发店了,看到过挂出的促销海报,好像最便宜理一次发也要20元了,还是最基础的“闪剪”,大概也就不超过3分钟吧。
早些年在农村老家,城中村。村里有大量的外来人员,各类相应的生活服务行业风生水起,理发店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理发店,少说也有十多家了。成规模的,在沿张家浜河一带,环境优雅,叫做发廊,生意火爆,以至于居然发展到名震四方的地步。
村里还有好几家的理发店,或者叫“剃头店”更合适,就是租个小房子,纯粹就是剃头的,正儿八经的剃头的。我以前常去的基本就2家,开始,都是每次5元,不带洗发。后来,其中的一家开始涨价,涨到了8元,到去年我们村庄要拆迁之前,涨到了10元了。不过,还是生意不错,毕竟村里有这么多的男人需要剃头发的,更何况,都知道,这样便宜的价格,也只有城中村才会有的了。
我常去的另一家剃头店,直到我们拆迁要搬走了,还一直是5元的价格。我发帖子到网上,好多网友都还不信。这家估计是为了房租便宜,租的是小巷深处的屋子,走进去有段蛮长的路,碰到下雨天路上还泥泞一片,还要提防着被警察被联防队员给盘问。所以,因为这个劣势,老板娘就打价格战,一直坚持5元,还在小巷口挂了个广告牌子“伍元理发”。要不然,除非老顾客,不然还真的不会知道,在这个狭小破烂的小巷子深处,有一家理发店。
2017年的时候,就在说我们村马上立刻就要拆迁了,这里都将成为历史而不复存在了。我那会就开始拿着相机在村里转了,这里逛逛,那里看看,不停地按相机快门。小巷口的这个“伍元理发”肯定不能错过的,这个画面没有美感,只有一点生活的平淡,还透着一点艰辛。不管是信还是不信,它,真实存在过。
2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