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就要迎接各种挑战,从学会坐、卧、爬、行,到掌握语言、学会沟通,每一项能力的获得,都是超越之前的自己,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孩子再大些,又要开始与其他人的竞争。进入小学要比考分,进入中学要比名次,升入高中又要准备抢渡“独木桥”。然而,这些都只是前奏,踏入社会后,接下来人生挑战只会更加严峻。人的一生中无法绕过困难和竞争。面对困难和竞争时或者退缩、或犹豫不决、或积极向前,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质。通常,这个心理特质我们称之为信心,而在心理学上有个对于的概念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所著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当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能力构成时,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部分,技能和自我效能感。而现实中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在大部分家长的意识中,学习的内容无外乎数理化、文史哲、体音美,这些科目都属于技能的范畴。掌握技能就具备了参加社会协作的硬件。自我效能感强,能让硬件的得以施展和发挥,自我效能感弱,就会因退缩和犹豫丧生机会,硬件也就无用武之地,并因此退化甚至是消失。自我效能感能让人确定目标,运用技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现个人愿景。对于一个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来说,愿景的实现又会增强信心,使他敢于把目光放在更高的目标上,为实现更高的目标,相应技能的提高也成为必须,于是,提高技能、增强自我效能感相互交织演进,促成个人成功。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呈现出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在由个人能力搭建的人生高度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支柱。
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但越早培养越好。
婴幼儿的世界,就是吃喝拉撒睡玩。这个时候,孩子其实活在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成败得失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绝佳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期。当孩子有了一个意愿时,如果可能,就让他们自己试着去完成。当他们靠自己力量完成这个意愿时,自我效能感就增强。当他们靠自己力量遇到挫败时,他们会产生挫败感。而这对大人来说,孩子面临的困难化解起来是很容易的。当被挫败感控制的孩子发现自己还有可以信赖的父母时,不会心生绝望。这时,孩子的挫败感就会被托住,他们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下一次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尝试。
那具体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根据 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二是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三是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四是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那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一个一岁多的婴幼儿想拿到十几米外的一个玩具,对于这个刚会走来的孩子来说,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这时大人要有意识的从四个方面做:一是给孩子实践的机会,不越俎代庖,让他通过努力自己拿到玩具。二是大人可以给孩子做出示范,给孩子演示拿玩具的过程,让孩子学着去做。三是通过语言,告诉孩子,可以自己拿到玩具,也许孩子不会完全听懂大人的话,但你指向性的语言,相信孩子还是能感觉到的。四是大人通过形态语言调动孩子的情绪,包括鼓掌、加油等,鼓励孩子走过去拿玩具。但这个过程还依然可能会受挫,甚至是多次受挫。这时大人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完成任务,比如,把孩子和玩具的距离缩短,让孩子更容易达成目标,在成功体验中积累自我效能感。然后再逐步提高任务难度,直至达成原有目标。
当然,有很多事孩子是做不了的。比如接触刀具等危险物品等,被大很多的孩子甚至成年人欺负等等,这些情况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这时当然还是要大人去帮忙解决。
总体上,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就支持让他自己试着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结果是,孩子们在那些看起来很小的事上,锤炼出了很好的自我效能感,真到了以后那些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挑战时,他们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各种挫败,实现自己的意愿。
�����0�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