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本钱(15)过度养生和过度医疗

文:啡哥

导言:前不久,看了两篇文章,一个是养生达人早早离世,一个是关于医疗的过度!特别有感慨,也觉得矛盾。


群里发了一个养生专家51岁去世的图片,然后我去查了下消息。


养生大师去世,终年51岁
林海峰自称为“自然疗法大师”,却在云南丽江意外身亡,年仅51岁。离世当天,林海峰吃过晚饭后倒地不起,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怀疑是食物中毒。
有消息称,林海峰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食用了变质大枣,并且拒绝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几天后意外身亡。
“辟谷”就是断食养生,这是林海峰死前最推崇的方法。可悲的是,他自己连60岁都活不过。

我还查了其它一些养生,发现很多人做事就喜欢往极端里面走,好好的养生就变成了妖魔鬼怪了。

譬如上面说的断食,还有素食养生,锻炼养生,碱性食品养生等等,什么千奇百怪的都有。

一方面,国人喜欢极致的感觉,总觉得做了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而忘记了中庸的美好。

其次是很多这些养生文章后面都其实带有部分商业利益,或聚集人气,或代言商品,所以难言立场正常。

养生并不是坏东西,就跟理财一样,并不是所有理财都是正收益的,理的不好,也是可以家破人亡的。养生随便偏信,不自我学习,自己体悟,到最后养的就不是“生”,而是“死”了。

养生最终还是要适应自己当前面年龄的健康身体,而不是想着身体超出范围的越来越年轻,逆龄生长,七八十岁就想要二三十岁的身体机能。

说到这个,又想起另外一个医疗的过度。



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是也越来越精细,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现代西医的分科,基本上分科越细,就越难从整体去考虑人的健康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这类的典型了。

一遇到身体有点毛病,就要上医院做检查,然后抽血验血,B超,x光,心电图,ct轮番的上。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更是要求半月或一个月就检查一次,难道,这些不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吗?

然后检查完了,在医院特窄范围的标准就会让许多人都陷入不健康的焦虑当中。为什么这样,因为医院要尽可能把所有可能患者圈到可疑范围内,宁肯杀错,也不要放过。

然后治疗的时候,就主要关注你所治疗的科室病痛当中,几乎很难兼顾其它科室的问题点。

类风湿,我就治疗你的类风湿,但每天的激素用药可能导致肠胃溃疡或糖尿病等等。治疗糖尿病的时候,胰岛素又形成了依赖,导致胰岛功能再也回不来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屡屡发生,就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分科过细而不从整体考虑。

所以,现在很多人又重新回归了中医的怀抱,当然,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