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后主李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韩熙载夜宴图》作为整个文章的开篇吧,因为这幅画作本身也暗示着李煜这一生悲剧的开篇。

《韩熙载夜宴图》描述的是李煜治下时的臣子韩熙载夜夜高歌,纵情声乐的画面。看似乐在其中的韩熙载,其实是因为“北伐中原”的提议被朝野上下排斥,不得不以此麻痹,力求自保。当朝野中最后一个清醒之人,也进入了梦寐状态,整个南唐的处境岌岌可危。终于,李煜人生的悲剧——由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变成阶下囚——便拉开了序幕。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仓皇之间,已经是天上人间,云泥之别。但是,李煜的人生悲剧化作了一种人生美学,以杜鹃啼血的方式展示给我们看。

多年的宫廷生活,导致李煜被俘后的作品依然沾染着浓厚的脂粉气息,只是以前是“晚妆初了明肌雪”的视觉情趣,现在是“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的人生顿悟。他内心里想着的,依然是宫廷中明媚的女子,只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改,江山改,人生改。这种颠覆性的“改”,让李煜的文字多了“愁”,多了“恨”。

李煜的愁与恨,是亡国之愁,家国之恨,但是他不会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眼望过去伤痕累累的文字。国愁家愁,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李煜写不出,他只能写写对过往的回忆,写写变凉的天气,写写花开了花落。各种“滋味”,包裹着酸甜苦辣,五味陈杂,仿佛是轻描淡写,却以“柔”写出了最利的 “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少年强说愁的岁月,每个人都会经历,而这一句仿佛已经变成了少年时忧愁的标注。在我们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情境的时候,我们依然从中读解到无限的“愁”。最为精妙的文字往往如此,跨越时间,空间,依然给读者他自己的“接受美学”感悟。这就文字的升华,刺透历史的帷帐,还能焕发自身的精彩。

“愁”贯穿了李煜的词,也贯穿了李煜的人生。在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李煜被一杯毒酒了却生命。人生的大彻大悟,仿佛就如同他另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觉醒来,才知一切是梦。就好像庄周梦蝶,在梦醒前,始终不知身在梦中。一切繁华,一切幻灭,如这梦一般飘忽。

李煜的一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而我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只是人这一生的梦从不轻易醒来,醒来时你已经到达生命的终点。


2016.6.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煜的哀愁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失去尊严的国王,他除了在擅长的文字中发泄一下,实在找不到别的方法。当然,倘若他的生...
    浅泓阅读 541评论 1 4
  •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
    JaraPadma阅读 1,118评论 2 4
  • 《同读一本书 2016-05-25-072 》 (米娅快跑) 正文: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完全不合乎逻辑,而所有的人...
    贠霞阅读 417评论 0 0
  • 听夜的安静 一个失眠人 望着这面镜子 看不见自己 看不见波涛与山峰 听,去听这面镜子 听它说:“你不敢站到我面前。...
    怪兽在这儿阅读 238评论 0 0
  • (下周要交图了,最近忙得没时间写文,发一篇高中的存货……彼时文笔幼稚请多见谅) 梦境总是混沌不堪,但又总能让人变得...
    壳壳壳壳壳阅读 34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