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唯
摘要: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美誉。其诗歌不仅提供了历史的真实,更真切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广阔的生活画面,因而具有的“诗史”性质。研究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就必须立足于唐朝具有转折意义的安史之乱,联系杜甫的生平进行探讨。本文参照萧涤非先生对杜甫诗歌的四分法,将其诗歌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以读书游历、困守长安为前期,陷贼与为官、漂泊西南为后期,分别论述杜甫前后期诗歌创作主体内容的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原因,旨在对杜甫诗歌风格由描写个人的豪情壮志转向表现人民苦难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对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杜甫诗歌、前后期思想内容差异、成因分析
唐朝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要立足现实,反映现实。在这一点上杜甫的诗歌创作与其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杜甫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现实、讽喻实事的作品,深切地表现了他一生漂泊孤苦却又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情怀。研究杜甫的诗歌,就必然不能割裂其生存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因此,下文对杜甫前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对比,并结合杜甫的生平探寻其不同时期诗歌差异的原因。
一、杜甫前期诗歌思想内容
杜甫的青年时期,正处于盛唐时代,稳定、繁荣的盛唐气象使得杜甫早年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这期间,其游历过山东、河南、河北、吴越等地,结识了李白、高适等人,三人酣饮纵游,建立了深厚友谊。这时期,杜甫的诗歌题材多抒写漫游时的所见所闻,或表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热爱;或抒发一腔爱国情怀,表达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忱;或与友人相互赠答、送别,寄寓惜别不舍之情。
(一)漫游是杜甫前期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
杜甫早年的漫游经历增长了他的见闻,南下吴越,东游齐赵,后至梁宋,而后北上齐鲁。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漫游经历给杜甫的人生经历也增添了诸多色彩。良好的社会风情、秀美的山川景色给杜甫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他带来了美的享受,培养了审美情趣。这期间,杜甫留下了一些漫游时所作的诗歌。比如其于齐赵漫游时所作的《望岳》一诗,全诗未出现一个“望”字,却处处可见望的情态,由远望到近望,由凝望到俯望,写尽泰山之高、泰山之美、泰山之奇,展现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自己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以及自己勇于攀登、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充满了蓬勃向上和朝气和激情。登高望远,将自己阔大的胸怀和雄心与自然山水相结合,这是杜甫前期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言志诗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早年家庭背景较好,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世家,家庭的风气使得杜甫继承了正统的儒家正统文化,立志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种思想使得杜甫一生都在为追求仕途,争取为官而奋斗,即便是多次落第后,依然没有挫伤他希望进入仕途的决心和志向。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理想,献赋上书,干谒赠诗,希求汲引,但都落空。这十载长安之行,他“卖药长安,寄食友人”,几多心酸几多累。这种人生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顿在他的诗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有直接表现,而在《上韦左相二十二韵》中也叙述了自己空有才干却不受赏识,历经心酸的困境,希望能够得到汲引。
(三)赠答、送别诗也是杜甫诗歌的重要内容
在杜甫的多年漫游经历中,前文也提到了,杜甫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集中反映在李白和高适两人身上。杜甫三十三岁时在洛阳遇到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二人建立起了千古传颂的友谊,同游梁宋。后杜甫写下《赠李白》表达对李白身世漂泊,不容于朝堂的惺惺相惜之感,赞叹李白的豪放洒脱的气概和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春日忆李白》则抒发了杜甫对李白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杜甫与高适结识与李杜游于梁、宋期间。三人饮酒赋登临凭吊,游历山水,慷慨怀古,气冲霄汉。杜甫也曾写下《昔游》:“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以及《遣怀》:“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回忆三人壮游的情景。
(四)忧民意识在前期诗歌中的体现
杜甫在困守长安之时,历经人生辛酸,也看到了生民的疾苦,因此他仁民爱物的思想更加强烈。前期诗歌中也含有诸如《兵车行》、《前出塞九首》、《秋雨叹》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但这一时期杜甫的忧民意识表现为对民生疾苦的初步关注到忧国忧民的转变时期,前期主要是以旁观者角度看待战争带来的苦难,直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才使他将忧己与忧国忧民的意识相渗透,其忧民意识才真正成熟起来。
二、杜甫后期诗歌思想内容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经历可分为陷贼与为官、漂泊西南两个分期,这时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长安。后任左拾遗,又遭贬谪,终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的生活。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使得战乱的生活题材进入了诗歌的视野中。杜甫将这场战乱带来的大破坏、大灾难通过对底层民众的悲苦生活的描写刻画广泛而又全面地展现揭露出来。这个时期杜甫诗歌主要抒写了故土难归的悲凉情怀;壮志难酬的失落心绪;年华逝去的孤独之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忧心天下的仁爱之心。其创作的整体基调是悲凉沧桑的。
(一)故土难归的悲凉情怀
杜甫常年漂泊在外,在他伤感失落,处境艰难,人生失意时最能带给他安慰的便是记忆中的故乡了,因此,在杜甫的诗歌中,思乡之情表现得尤为真挚动人,最能打动人心。杜甫的思乡之情不仅仅是对出生地的眷念,更是一种家国之思。在漂泊之际,他时常向往着回到故土、回到朝廷,但这个愿望在动荡的社会现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浓重的故土难归的失落情绪笼罩在其诗歌中,充满悲剧色彩。《春望》便这种家国之思的代表作。
(二)壮志难酬的失落心绪
无论何时何地,杜甫始终怀着伟大理想和抱负,积极入世,渴望进入仕途是他一生的追求与夙愿。当他弃官入蜀之后,他时刻希望能够北归朝廷,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他的家人都陪在他身边,但他依然惦念长安,惦念自己精神所向往的政治中心,他迫切地希望伴君左右,匡君济世。然而,当这种理想难以实现时,一种漂泊无依的孤寂感,壮志未酬的苦闷感,沉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这种心绪在他的诗歌中也有体现,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三)年华逝去的孤独之感
杜甫常年在外,远离政治中心,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也失去了实现自我志向的权力,这使得他的感受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一直借诗歌表现自己对国家、对百姓的担忧,从中找寻自己心灵的一丝安慰。而晚年的杜甫更加孤独,一生羁旅、无所依傍,再加上旧友的相继去世以及弟妹的离散,使他生命的孤独感更加深沉。迟暮之期,杜甫常年生病,对于年华逝去、生命衰谢变得十分敏感。在其诗歌中常出现“衰”“老”“病”“白首”“白发”等字词,充溢着诗人对年华易逝、生命即将凋谢的孤独悲凉之感。
(四)忧心天下的仁爱之心
杜甫一生能够秉持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信念,充满着对儒家仁义思想的追求与推崇。这主要表现在杜甫的爱民上。首先,他强烈地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其次,表现在反对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战争;最后,表现在对处于水深火热状态下的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以“三吏”“三别”为例,杜甫在诗中描绘的官吏的不通人情,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直面生活的乐观态度
虽然杜甫暮年长期漂泊,有国难归,壮志难酬,但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他仍然能够凭借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战胜困难,忍受漂泊生活的痛苦与绝望,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直面人生,正视困难。在困厄的处境中,杜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寻找到可以让心灵宁静的栖息点。晚年杜甫幽居在成都的杜甫草堂中,安贫乐道,苦中作乐,也写出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歌。杜甫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肯定。
三、杜甫前后期诗歌差异的成因分析
杜甫诗歌以安史之乱为界,前后诗歌的风格与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下文就杜甫前后期诗歌巨大差异形成的原因试做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转变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杜甫早年时,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社会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人民生活也相对富足,形成了灿烂的盛唐气象。唐玄宗后期,沉溺声色,挥霍无度,又沉迷佛道学说,不理朝政,造成了大权旁落,朝野内忧外患,最终导致了一场大的动乱的爆发,即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国家动荡不堪。在这种环境下杜甫辗转漂泊,开始流离失所的生活,历经艰辛,看遍了社会动荡背景下人民的苦难,因而通过诗歌全景式的描述战乱时期百姓的痛苦,寄寓深远内涵。
(二)生活经历的转变
杜甫早年生活在一个官僚家庭,生活条件较为优渥。这为其早年游历山水,外出游学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说,杜甫的早年生活相对而言是比较舒适安逸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漂泊无依,生活极为窘迫。暮年不仅穷困潦倒,还疾病缠身,十分凄凉。虽然在蜀之际时常得到亲朋好友的资助,但无法改变这种窘迫的生活现状,依然常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这种生活使得杜甫十分痛苦。他既为家徒四壁的生活感到窘迫无奈,但又不太愿接受别人的救济。颠沛流离的生活,寄人篱下的凄凉和壮志未酬的痛苦夹杂在杜甫心中,通过诗歌表现出来,折射出这时期的社会全貌。
(三)儒家思想的直接影响
杜甫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影响了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杜甫作为儒家薪火的传承者,始终奉儒家经典为圭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都以儒家思想为规范,其诗歌的创作也可看出对儒家思想的皈依。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寄托了自己渴望入仕却未果的失落,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建立大同世界的向往等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只是这种儒家思想在其早期更深化为渴望步入仕途,在晚期则更深刻地表现在对黎民百姓的关爱上。
(四)佛教、道教对杜甫的影响
长期以来,杜甫的思想被定格在儒家范畴之内,的确,杜甫写下过许多含有儒家正统思想的诗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思想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佛教与道教的熏陶。在唐代,道教得到了皇帝的特别推崇,这时期佛教也有发展。这时期的文人也深受浸染,追寻求仙问道,如李白、李商隐、贺知章等。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提到了“未就丹砂愧葛洪”,这里面就不乏有求仙问道的踪迹可寻。而在杜甫晚年,他能够在漂泊的过程中,即便历经磨难,胸怀天下的意志始终不改,且能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内心平衡,就这一点来看,杜甫也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的。
综上所述,杜甫一生都在漂泊,其诗歌中充满了漂泊之苦,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诗人故土难归,壮志难酬的失落,以及对生命逝去的无奈与悲凉。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前后期的盛唐及中唐,窥尽了这个时期唐朝由盛而衰的情景,看透了统治者荒淫无道、劫掠百姓的恶行。他通过诗歌把这种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出来,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出来,表达自己同众多百姓的痛苦与无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开颜”是他最直白的呼喊。杜甫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正视历史,敢于直面人生,直言自己漂泊的苦难,对现实生活提出自己的不满与抗议,敢于和黎民百姓站在统一战线,披露不正义战争的残酷。正是因为这个黑暗混乱的年代,才发掘出了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诗风由浪漫豪壮转向沉郁顿挫,诗歌内容由抒写个人豪情壮志转向描写生民疾苦,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锻造出了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
[2]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
[3]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4]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15—31.
[5]傅庚生.杜甫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王士菁.诗圣杜甫[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11.
[7]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
[8]张昕,白宇.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探析[J].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2016(05).
[9]于海洋.杜甫前期诗歌及其忧民意识的探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
[10]杨然.杜甫漂泊的人生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美学随笔,2016(07).
[11]韩成武.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3.
[12]张忠刚.杜甫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