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春光,而春天和树又是分不开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吹绿了枝头,树的枝叶又装点了春天的颜色。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所以春天里人们又忙着种树。关于种树有很多趣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故事。
结婚栽树,南斯拉夫很早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结婚是两个人新的生活的开始,所以相爱从种树开始。
离婚栽树,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离婚栽树是对离婚者最优雅的惩罚,让树见证爱的分手吧。
添丁种树,非洲坦桑尼亚的许多地方,谁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盘埋在门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种上一棵树,表示希望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这是把育人和栽树一同对待,树就是人的影子。
买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这是因为,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种树,在很多国家成了一种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有时候扪心自问,我会种树吗?
当然,从农村走出来的一代人,对种树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抓住时令,挖个坑,施上肥,栽上树,封好土,再用脚踩上一圈,浇上一些水,一切完工。
这真的就能叫做会种树吗?工作二十多年,每年都在教书,每年的春天都在种树,那么种树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种树的行家里手呢?
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时,突然间想到一个人:郭橐驼。这个人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走路时脊背突起,腰弯如弓,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乡亲称他为“罗锅子”,郭罗锅子以种树为职业。
郭罗锅子其貌不扬,然而很会种树。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郭罗锅子不以为然地说,我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
他说,种树并没有什么方法,目的是使得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用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捣土要结实。如果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不要再去看它。
树木移栽的时候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抛弃了它们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就得到了自由发展。
树木成活后,不妨害它的生长。其他人种树却不是这样,树根弯曲就换上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不同的人,却又太过于溺爱它们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查看看它是否还活着,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
虽然说是喜爱它,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毁了它。树本来自己会生长,而过多的关心和爱护却对树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种树如此,育人又何尝不是呢?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能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方式。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做起,抓好养成教育。
进入学校学习之后,学生不同,各有习性,不能一刀切,适宜因材施教。学校不是工厂,生产流水线上绝不会产生一流的人才。有的老师虽然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学生爱之有加,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视而暮抚”,“去而复顾”,如此做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啊!家长或者老师的爱中应该包含更多的理性成分。
林清玄在他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中讲了类似的一个故事。种桃花心木的是个高个子。树苗种下以后,他来浇水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差五,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有人关心的是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回答,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桃花心木的种树人和郭橐驼的种树之道,不只是针对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精辟论断。他说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绝不是把传统道德和前人知识强制传授给儿童,儿童“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人”。先生特别反对把学生当作“空瓶子”,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种树的道理,做为教师,又有几个能够懂得。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分数,不能从关心人的发展进行深入,又如何能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又是春天,到了植树的季节,做一名会种树的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