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寻踪,古城寻梦
1
台儿庄因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一战而名扬天下,我们“五一自驾游”(编辑按:2016年五一节)第一站就慕名来到了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被誉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应该属于“通济渠”那一古河段吧,因河运而兴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华古水城,英雄台儿庄。这座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南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孕育了多元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秀美独特、神奇多彩的颇具人文魅力的国家5A级旅游胜地。
过去只知道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之说,今天到了这里,又知道还有“天下第一庄”之说一一台儿庄。抬头可见城门楼上有乾隆爷御笔的五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古城姓“古”,古色古香。进入古城,那些古城墙,古街巷,古驿站,古衙门,古庙宇,古民居,古石桥,古戏台,古楼阁,古码头,古驳岸,古河道,古风情……让你似乎穿越到明清时代的大运河沿岸商贸重镇,“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让你细看不尽,品读不够,回味不止……
古城新建,万古长春。那些川流不息的游人潮,那些南腔北调的人声潮,那些运河主题的人文展馆,那些常态表演的体验项目,那些不得不尝的地方美食……又再次提醒你这是一座将现代风物与古代风格交融一体、齐鲁风情与江南风韵交汇一城的美妙古城,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翠竹清风,商埠林立……大景看不够,小景看不完……
古城西门内侧上有“台城旧志”四个大字,这是旧城的标志。我们从“平波号”游船上下来,从这里正式开始了“古岸寻踪,古城寻梦”之旅。
2
一进入城门,就见到山东驴戏表演。几个人在“赶驴”,几个人在“摇乌船”,驴和船都是布扎的,他们在城门口的空地绕圈儿,边上有人在乐器伴奏。这就是吕剧《王小赶脚》吧?能看到接地气的地方戏,这是古城旅游的“附加值”!
娱在古城,好戏不停。原来古城每逢整点都有精彩表演,谓之“常态演出”。后来,我们果然又观看到几场演出,让我们不出古城知天下、人在古城赞天下。特别是天后宫广场的南狮表演和台湾街西首广场的北狮表演,让我们第一次近距离领略了文武舞狮的不同魅力。南狮走梅花桩,一会儿搔头摆尾“搔痒“,一会儿仰视低顾“抖毛”,一会儿左顾右盼“舔毛”,一会儿蜻蜓点水“嘴爪”,一会左挪右腾“弯弓”,一会前跳后跃“掏耳朵”,一会儿金鸡独立“打舒展”,一会儿猛虎下山“打滚”,千姿百态,刚柔并济,让你阵阵喝采。北狮踩滚球,爬蹲退滚“狮子出洞”,跳跃腾翻“翻山越涧”,扑跌朝拜“登山直立”,托举转滚“力士举重”,甩尾翻跳“踩球过桥”,技艺让你声声叫绝。尢其是狮子头一手抓举一壮汉和“四狮踩球过桥”的绝活,令人叹为观止。“南狮重意,北狮重技”,还真有不同风味。
在台湾街头,我们还有幸观赏了安微花鼓戏和 “黄土地上的摇滚乐”华阴老腔的重现经典,专业团队的震撼展演,为游人带来了视听宴飨。同行的祥哥说:“就是这两三场演出,这门票也超值了!”
3
古城楹联,艺术财富。古城建筑中悬挂着大量的楹联,让我们每个观赏者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之中,让我们细细观摩,仔细体味古城的厚重历史美感。
再往里走,就见到水陆通衢牌坊,上面还刻有“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欢迎你”。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盛,也见证了今日台海大陆两岸交流的史实。牌坊正面有内联:“南来北往灯影浆声河蕴人间千古景,神荡心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外联:“文脉北乘辉赵壁,雄风南沏淬吴钩。”前联写景,描绘了古运河的生活美景;后联议论,赞领了台儿庄的文化影响。
这里的民居建筑有“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之称,有晋派也有微派的,有水乡也有异国的,有岭南也有鲁南的,有欧式也有宗教的。我们见到的“三恪堂”就是一座鲁南民居风格的古商号。现为“中国运河税史馆”,馆联紧扣“赋税”二字大做文章,读后让人深思:“集腋兴邦千秋立国千秋赋,聚财辅政万世与民万世功。”
这里还有私塾文化。“翠屏学馆”现在就是一家私塾文化展馆,抬头只见大门联掷地有声,劝人惜时:“跬步休轻可酬胸内摩云志,寸阴莫误请听门前流水声。”馆内东厢房门联是幅私塾先生的自拟联:“门庭未敢期桃李,社稷还求有栋梁。”表达了先生的自谦态度和期望之请。馆内“至尊殿“是文庙,大门联高颂儒家传统文化:“春秋气象参天惠地,孔孟精髓贯古通今。”庙室内有一幅乾隆撰写的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气势宏大,讴歌了“万世师表”孔子的崇高师德。
这里还有票号文化。“日升昌记”原为吴家票号,现为票号文化展示区,大门外联对义和利的关系阐释得发人深省:“谋利以天下为计,聚财以义中所求。”
这里还有茶艺文化。“谢裕大茶行”门前喷着水的大茶壶最引人注目,红灯笼下的大门联道出了茶商的为商之道:“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楼。”当时谢正安在这里卖的“黄山毛峰”名震欧亚,洋务领袖张之洞欣然题写了此联。
步出“至尊殿”不远,就会望见运河上的“至尊桥”。置身桥上能品尝到“一眼望九桥,五河汇一水”的壮丽景观。
转过桥头,就来到了著名的“船形街”。整街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街心是一只巨船雕塑。我们环视一下,四周环水,街的北首左侧是“古城艺术馆”,门紧闭着;右侧是“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大门两侧上书:“宋邦沽酒帜高著文君当垆凤求凰,楚人均夸矛与盾唤顼吆喝唱货郎”,馆内展示着古运河沿岸传统中华老字号的实物老招幌,绚丽多彩,多为明清民国风格。
像船形街这么有特色的街,古城里还有许多。“丁字街”是一条欧式建筑街区,让你品味民国风情;“女子风情街”沿月老河而建,让你邂逅爱河美景;台湾街是酒吧茶社购物街,让你沉醉慵懒生活。
这里有庙宇文化。“天后宫“是我国同类庙宇建筑中最精美的一座,大殿正中有台湾连战书写的“天上圣母”匾额,正神妈祖神龛有联为:“福天福地福人宿,德厚德高德泽施。”庭内童子皆系青石雕刻,都系满了红布条。
宫殿内妈祖圣像威严端坐,两厢仪仗威武。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飞龙伏凤,栩栩如生,黄铜香炉,檀香袅袅。大殿圆柱上有联:“圣殿巍峨救世安邦乾坤定,母威显赫佑民护国万古传”,此联是为“圣母”二字作注释;“圣恩浩荡垂千载,母德辉煌耀万年”,赞扬妈祖恩德浩荡。
这里有奏疏文化。步入“台庄闸官署”,发现已变成“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让你惊叹古代官员人人都是书法家,那一幅幅奏疏就是一件件书法佳作。这里展陈了台儿庄段运河在开发、治理、维护过程中的各类奏疏和“泇河三公”的功绩。馆匾两旁圆柱上写着描绘漕运景观和歌颂“泇河三公”操守的对联:“长帆碧水经锁钥,明月清风荡胸襟。”我在西厢房西墙“开泇济运工程示意图”前留了个影,当了回闸官,演了把官瘾。
这里有青楼文化。走进“兰婷书寓”,这里已布置成最具持色的青楼文化展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儿庄昔日的繁荣昌盛。“花径不曾缘客归,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大门联借用杜甫名句,此处读来,有趣极了。“浸月坊”是书寓里一青楼女人的住处,“寂寞寒窗空守寡,退避迷途返逍遥”,门联凄凉,一入青楼深似海,梦想从良遥无期。
书寓里还有一间“三寸金莲展馆”,展出了平头、翘头、高筒、三寸等许多难以见到的三寸金莲,甚至还有一尊年代久远的“三寸金莲神“石雕像。面积不大,参观的人很多,多为沉默,或许都有嗟叹之心吧。
这里有中医文化。“保寿堂”是一处中医药文化馆,共陈列了中医药材等实物一百五十余种。“保本良方除百病,寿人妙药济群生”,门联巧妙地把“保寿”二字篏进去,很有中医药店特色。
这里有陶艺文化。“三品堂”是间古陶博物馆,门联“书香茶香药香分外香,人品医品学品皆上品”,耐人寻味。在这里,品茶,品物,品友,也是一种闹中取静的享受,不亦乐乎。
这里有酒文化。“道升酒坊”是一处能酿酒、喝酒、买酒的运河酒文化展馆,展示了全世界最精美的中国酒器和传统酿酒工艺。“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巧用两酒仙对话,极赞袁家蒸馏白酒好喝。
这里有衙门文化。“台庄公馆”位于古城中心,过去是总督河道大人的住处,现在是一家五星级公馆。“广川利涉开新运,杰阁重楼扮旧仪”,大门联中的“杰阁重楼”就是指台庄公馆。
这里有驿站文化。“东河驿”过去是驿站,现在是酒店,外形是晋派建筑风格。“晋元号”也是晋派建筑,是晋商在台儿庄开设最早的一座商铺。“登楼自有诗四海佳肴皆入韵,醉客何须酒满城春色总入怀”,柱联极言酒店景美饭香。
这里有信仰文化。不仅有文庙,还有武庙。“关帝庙”也是晋派建筑,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为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关帝庙雄伟气派,春秋楼名联“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读之豪情万丈;大殿有联“度一切众生于梦幻后,存干秋大义在天壤间”,有佛家禅意。
这里有帮派文化。“谢家镖局”里面有运河漕帮镖局博物馆,“诚信可走五湖四海皆兄弟,道义能行天下九州传美名”,从侧面反映了古运河的商贸繁荣。这里有蒋介石送给漕帮头目张锦湖的挽联“海岱硕望”,从中可窥到大运河帮会的发展溯源。
4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十二点。我们进了一家路边店,要了羊肉汤,沾着熟羊肉,烧了辣子鸡,就着菜煎饼,吃着运河石头大饼,尝着运河小鱼,大快朵颐。
……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这里的景区,不得不看,看不尽;这里的展馆,不得不观,观不止;这里的景点,不得不照,照不够;这里的演出,不得不听,听不了;这里的美食,不得不吃,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