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今天的阅读,我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
原文摘录: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
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
呼应:这种矛盾运动的辩证法,既体现在生物进化中遗传与变异的统一,也贯穿于人类社会从原始公社到智能文明的演进历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根本矛盾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要求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又创新矛盾解决方式,推动社会形态向更高阶段发展。
原文摘录: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例如,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两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主义之所以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列宁和斯大林正确地说明了这些矛盾,并正确地作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拿从辛亥革命开始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的情形来看,也有了若干特殊阶段。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和在无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区别为两个很大不同的历史阶段。这就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
呼应:历史反复证明,任何重大战略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对矛盾阶段性的精准把握之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不断深化对矛盾特殊性的认识,才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
原文摘录: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虽然整个过程中根本矛盾的性质,过程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反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这长时间中,经过了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和资产阶级转入反革命,新的军阀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抗日战争等等大事变,二十多年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包含着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土地革命战争和日本侵入东北四省),有些矛盾部分地或暂时地解决了(例如北洋军阀的被消灭,我们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有些矛盾重新发生了(例如新军阀之间的斗争,南方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地主又重新收回土地)等等特殊的情形。
呼应: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实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矛盾在新时代的具体呈现。新时代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对矛盾阶段性特征的创造性运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当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