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5后,我还有两个75后的哥哥和姐姐。每当聊到童年回忆里的父母时,记忆里的他们与同龄人的父母形象格格不入,倒是与70后的更吻合。包括我的童年,听起来更像是70后的童年。所以,讲起小时候,别人可能会觉得我来自一个非常遥远闭塞的地方。
父母以70年代的养育方式将我养大。因此,我的童年与其他85后的童年有一个10来年的时差。
这导致我们在对父母的称呼上有些差异:大姐和哥哥以“啊爷”称呼爸爸,这是壮语中成年人对父亲的称呼。而我和妹妹年纪较小,我们称爸爸为"啊爸”。爸爸去参加大姐的家长会时,同学们说:“你爸爸好年轻呀!” 但他去参加我的家长会时,他的相对年长曾让我觉得小有难堪。班上的好朋友说:“哇,你爸是个老帅哥”,我却仿佛只听见那个“老”字。后来,随着学识增长,回想起那瞬间曾流露出的难堪,实在愧对父亲!
妈妈学着同龄人的妈妈模样,在我们生日的时候,打电话来说:“生日快乐!” 隔着电话,我们双方都有些羞怯,但妈妈还是大胆地说了出来。大学时的寒暑假,妈妈时常问我:“你在学校经常吃的什么菜?” 刚开始我回答得很敷衍,后来就不耐烦了:“都说了土豆土豆,白菜白菜,茄子茄子!还问那么多次?” 妈妈悻悻地说:“我是想看看你在学校常吃啥,在家的话,我就做一些你在学校不常吃到的家乡菜。” 未能及时领会到妈妈的用心良苦,懊悔充溢,十分悔恨之前不耐烦的态度。
我考学时,爸妈也努力地跟上潮流,像其他家长一样关心家里的学子。都说鱼有营养,爸爸经常在我中考前做鱼汤,说鱼汤补脑。高考前,从大姐那里知道,别的家长会到学校给孩子打气鼓劲。于是,他们专门到学校来看我,带我和我们宿舍同学吃好吃的,好让我觉得“别人有的,我也有”。虽然整个吃饭的过程,他们的表情、语言和动作都显得有些生硬,但他们已经非常努力地想要跟上85后父母的节奏了。
这就是我的成长时差。因为这个时差, 我的情感和认知更愿意接近70年代的模式。说不上是好是坏,但确实让我有些迷惑,有点找不到群体归属的飘零感。我猜,我喜欢怀旧会不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在, 我并不排斥这种“飘”。之前说过,
回忆都是美好的。我以出生前10年的方式长大,在这个过程里,我用早10年的感受过当下的生活,是不是更容易发现美的东西和感受。
-----读蒋勋《美的感受,需要时间》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