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部讲佛教的小说,老衲想还俗,里面一直围绕还俗,还有各种爆粗口,动不动就提一句要还俗,其实本质就是和尚,做的事情也都是善,那时不时来一句要还俗结婚生子过日子,就挺无语的,整体这本小说都很正能量,爆粗口和总把结婚生孩子挂嘴边反而很突兀,主角是真的和尚,做事也都良善方向,还有各种佛教的经典经文,要是把那些爆粗口和总结婚生子这俩句话删除,全书可以说完美。
作者出生东北,后来去湖南还是什么地方的,查了下应该工作以后去那边生活定居的,书里也是围绕东北生活写的,长白山之类,看着书内容作者应该也是对佛教挺喜欢也学习过的样子,还有里面很多大道理大哲学,第一次看小说能有所体会,而不是浪费时间。后来查下作者八零后,还是那个省份的书协副会长,还挺厉害的样子。
我的母亲是信佛的,从我小时候爸爸做生意开始,她信佛拜佛,最近几年遇到一个阿姨,然后开始学佛的,就每天都需要念佛经做功课那种,比以前还认真的,有时候觉得有点近似疯狂,当然可能悟性不一样吧。
就比如吃亏是福,还比如善恶有报,你凝视深渊,深渊就凝视你之类,你看到的是黑暗,那你眼里就没有光明,里面确实很多很多这种,有时候信徒一根筋,而这本书看到的是生在俗世不染凡尘的感觉,为人处世也挺深奥的,总觉得母亲所学的佛是那种恶也应该被原谅,而本书是相反,恶要能承担恶果,现世报那种,当然我们没有主角的神通,那又如何现世报呢?
里面还有说现实社会黑暗面,小说是一个个故事组成的,中间还有一些联系,其中一个说一个人很苦,社会底层已经没有活下去的道路了,只能走向灭亡,然后遇到了男主,男主给他指明了方向,也不属于他指明的,就是提点下。
社会虽黑暗,但道路还是有的,每个人眼界不同所以看到的路也不同,黑暗中也有通往光明的路,只是你没看到而已。你所看到的是深渊,所以看不到其他光明大陆,而路一直都在那。
里面一个煤矿工人家里孩子病重,他还欠了一堆债,只能每天很辛苦的挖矿,但也没办法给孩子治病,后来听到别人发生事故,意外死亡可以给赔偿,就想他也那样子的话,自己孩子就有医疗费了,欠债也能还上了,就报着这种心态被男主神通黄粱一梦清醒了,让他看到他死后妻子孩子的以泪洗面生活不易场景,还有煤矿厂因为他意外,老板破产工人解散,最后更多的家庭妻离子散,就像蝴蝶效应。
清醒后,男主告诉记者这个人状况,然后让社会更多人帮助他,这也就是眼界,煤矿他不清楚哪里能认识记者,记者对他来说更像另一个阶层,而他只知道一命换一命这种极端做法,后来记者的发布,一个老板知道他孩子的病是罕见病症,全程承包他们的医疗费,去国外治愈成功了,眼界真的很重要。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阶层眼界不同,你所面临困难别人可能都无所谓,阶层虽然固化,但道路始终还是有的,虽然天上没有掉馅饼,但换一个角度,道路总会被发现的,现在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路就在那等着你走呢。
佛曰福报业报,做善事可以抵消业报,善并不是给那些无休止的欲望人们的退步,就像佛也有度化不了的呢,何况普通人了,度化不了就消灭掉,这也是一种善,阻止更多的人遇害,所以善要有原则有底线。恶人还在还活的好好的,那是因为时候未到,恶果已种下如何能逃脱呢!
愿每个人都能善待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