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之欢

读书,读一本纸质的书。

在周末的清晨,做完家务后,摊开一本书读着。

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另一种世界和天空,这是读书app不能给予的。

我也曾尝试过听“某某读书”。无论什么书,但凡被别人读,一般一小时左右就读完了,完全不能领略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好比走马观花似的,知道了有这么一本书,至于书中内容倒像是被人咀嚼后的食物投喂到你的嘴里。虽然是少花了时间,但却失去了趣味和营养。若是喜欢这本书,还是自己读更有乐趣。

喜欢李娟的文字,温暖、幽默又有灵性。我从最初的乍见之欢,到后来一本接一本去通读她的书籍,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那时,我和女儿也曾通过电子书,由一个人朗读一章,另一个人聆听,这样交换着读与听的方式来阅读过,但女儿那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去年暑假快结束时,女儿却突然说想买这本书来读,于是便买了一本纸质版的书籍送给她。

一次期中考,女儿中午回到家,推开厨房的门如往常一样和我打招呼:“妈妈我回来啦”!然后,一边洗手,一边分享着上午的考试,她说班上同学都觉得题难,我问她:“你觉得难吗”?她瘪了瘪嘴:“嗯,我也觉得有点难,不过我都有答出来,但不知道正不正确”。她又说:“我们考试是年纪同学打乱坐的,妈妈你知道我后面坐的是谁吗?我说是某某(她幼儿园的好朋友),女儿开心的说就是她,这你都知道,其实我也没想到就随口一说也猜对了。

于是,她又兴奋的问我:“妈妈,你猜我们试卷上阅读内容是谁的文章?”我不假思索的说:“李娟的文章”,女儿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妈妈你怎么这也知道?”我笑一笑:“你让我猜,我就猜的呀”

女儿说:“的确是李娟写的一篇,关于她和她叔叔骑摩托车在戈壁滩上的一段。妈妈你说你看了她的书,那你记得这一篇吗?我想了想:“有印象,好像是风和沙把她的头发吹得像钢丝一样,牙齿也很黑什么的,就是挺搞笑的场景”。女儿点了点头,我问女儿:“这篇文章考你们什么呢?”她不假思索:“阅读题嘛,就是让人去过度解读,说不定人家作者写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她这一说,我觉得也蛮有道理, 作者所要表达的与每位读者所理解的并不一定相同。但并不影响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喜悦与作者的共鸣。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她的书籍,从开始读她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就爱不释手,于是再去读她的《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冬牧场》、《羊道》三部曲,确切的说是用听书软件听了这些书。

她的笔调细腻、明亮,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娓娓讲述着她在新疆的生活: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跟着牧民转场……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她笔下的人物尽管普通,却怀抱良善与积极向上的快乐。

读她的文字,就如李娟带我们远离喧嚣,进入到她的世界——遥远的、朴素的生活,简单的、慢悠悠的生活,会让自己的心突然安静下来,与她笔下的人物与事物融为一体。和我曾经的印度之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这也是让我迷上她书籍的原因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觉得自己是颜控,貌似是一眼定终身的人。也很赞同下面的观点: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反之则是“道不同,...
    AUSKING黄东启阅读 955评论 0 5
  • 读《傲慢与偏见》是因为封面上的话:“我也说不准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你的什么神情,听见你的什么言语,便开始爱...
    秋缦阅读 3,332评论 0 7
  • 如果,仅仅是乍见之欢,你会不会遗憾? 这是第四篇。好吧,其实第三篇早就写好了,写的是《岛上书店》:一个人生陷入困境...
    阿尔芒cj阅读 3,342评论 1 4
  • “丁鱼” “到” “程安然” “到” …… “方程” “到…” 苏浅宜笔尖一顿,下意识回过头,抬眸,身后的人穿了一...
    我不管我要出院阅读 2,890评论 6 4
  • “丁鱼” “到” “程安然” “到” …… “方程” “到…” 苏浅宜笔尖一顿,下意识回过头,抬眸,身后的人穿了一...
    我不管我要出院阅读 4,481评论 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