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后,其实我感触颇深,作为和林见清的年岁差不多的人。校园时代的青涩貌似就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想一想校园时的暗恋,再到工作其实很短暂,但我们却从天真无知走向成熟知性。就我个人而言,这几年真的变化很大,从发言胆怯到声音洪亮;从逃避琐事到勇于承担;从博而不精到拥有一技之长,前后不过六、七年的时间。
我们每个人的最具有精力的几年也就在此了,电影中的他们之所以不在遥江镇是因为一下就能看到他们的未来,而去北京的动力就是看不到未来。记得小时候的我对这些完全没有感觉,以为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想一想真的是这样,从农村出来的我们之所以不在我们熟悉的家园奋斗,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未来,我们有着更好的可能,所以我们努力,我们不怕辛苦。
珍惜当下,电影中出租屋中的欢乐,除夕夜里遥江镇的餐馆无不体现出这个主题。我感到见清的父亲才是最能体现这个主题的人物,可能舍本逐末了,不妨听听理由:父亲年龄大了,餐馆是他的家,那里的快乐他最享受,电影中后来父亲眼睛模糊了,除夕再也没有那时的欢乐了,整个影片的大欢乐不就是那一帮人的除夕夜吗?父亲们最该珍惜我们上大学的这几年,这是他们相对来说最轻松的几年了吧?
十几平米的出租房,每天必吃的泡面,两个人在一起的快乐,令我深深折服。在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中,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我们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每一刻,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对父母期盼最好的答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