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结语》

  “只有在我们清醒的时候,黎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黎明。”

  终于看到了《结语》这一章。《瓦尔登湖》就像一本哲理书一样,挺厚的,里面讲的也确实是生活哲理,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帮助。

  这本书的作者亨利梭罗独自一人到瓦尔登湖河畔居住,与野兽为伴,草木为侣,甚至连他的房子都是他亲手建起来的。他就在这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闲时可以阅读,还可以踱步回村里,这两件事可以很好的打发时间,回到村里又可以听到各种消息,虽然有些让他“难以忍受”,但他还是很乐意到村民们的家里,将他们脑子里的最后一滴新闻榨干。

  书里写道:“和我们相比,野鹅更配得上世界公民的称号。”这里的“我们”应该就是指人类。没错,野鹅这样成天出去旅行,无拘无束的,可以说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人类呢?整天像是被束缚在自己的房屋里面,束缚在办公楼里面,做不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生活自然而然的就没意思了。

  作者提出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好奇心,像旅行中好奇的乘客一样,多像向船尾看一看,而不像呆滞的船员,一路上只知道干活,好奇心也没有了。

  以往我认为参加追逐野兽的狩猎活动的人是很高贵的,个个都是富商,骑着一匹烈马,追逐着一只野兽,当那只野兽跪在地上发出哀嚎时,周围的人群欢呼雀跃,掌声不息。读了这本书之后,经过仔细的思考,我发现追逐真正的自我才是更加崇高的活动,比起那些追逐野兽的狩猎活动更加崇高。追逐野兽的狩猎活动只不过是富商们的娱乐,而追逐真正的自我是很不容易的,真正的自我可比野兽要难找得多,而追逐真正自我的入场券,与你的财产毫无关联,注重的,是你的意志。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列举了许多没有意义的事,譬如“到桑给巴尔去细数一下那里有多少只老虎”,这样做既耗费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意义在里面。

  作者在搬来湖畔不到一个星期,就已经在林子里踩出了一条道路。而他走后五六年,这条道路依然清晰可见,很明显,是有许多路人从上面经过。这些路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这说明路人的思想被禁锢了,被局限了。他们都只走别人走过的路,不敢去尝试,也没有时间去尝试。当他们盲目地走上了“我”踩出来的小路上,他们就会一成不变的走下去,缺少创新,缺少发现。作者指出了这一点,联想到了我们的思想之路最后关联到了“世界之道”:“由此可见,世界之道是多么破败而肮脏啊!”人类正是缺少这种敢于发现、创新的人,才使得思想世界一片破败!譬如有个人在晚上,去了一个别人发现看月色特别美的地方,他觉得也很美,以后一想看月色就只来这里,其实在旁边不到一里的空地上,看月色是最美的!他就是只停留在了别人发现的基础上,不善于发现,也不敢于发现。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停留、依赖在传统和惯例上面,他们甚至连“破例”一次都不敢!作者这仅仅一段文字,就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深刻地批评了人们过于依赖传统和惯例。我相信,只有敢于发现和创新才能观看到更好的群山和月光。

  作者在最后谈到生命的复活和不朽,猜测人们就是最初寄居在绿色树木中的虫卵,在干枯的社会中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孵化后,终于破壳而出了,最后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光彩!

  “而我们今后还有无数的黎明要到来,今日的太阳不过就是清晨的一颗晨星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看到这句诗“寻梦?撑一支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忽然觉得那么有意境,好美!于是,不自觉地轻吟出声。儿...
    绿窗幽梦_阅读 10,019评论 0 3
  • 秋风吹叶黄,人在江湖闯。过去少儿郎,双鬓以挂霜。
    人生入梦_ac07阅读 1,085评论 0 0
  • 大家好,从今天起我正式踏碧桂园,我会在简述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做为一个项目执行层的每一天,和大家一起成长,大家可以关...
    Jack周希望阅读 3,456评论 0 0
  • 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候,北国的冬天早已进入到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昨天晚上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宣告着冬天正式的开始,满...
    伟嘉豪阅读 2,713评论 0 1
  • 吃饭、对于一个社交甚少的人来说,不觉得lonely!常常嘴上说着害怕一个人的日子,却依然可以习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
    小传明阅读 1,87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