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善无善报

最可怜的是一个人发现世界不是按照他遵守的规则在运转。


这是一篇纯属找骂的文章,明显的心怀恶意,不是在导人向善,不过这就是我们都要接受的现实。

那么,开撕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俗语我们还是只把他当作一种道德劝导就好了,如果把这个当成一种必然的因果的话,你可能活到最后会有被欺骗的愤怒。

小A没事就扶老奶奶过马路,不乱扔垃圾,遵纪守法,偶尔还捐钱给红十字会,可是活了30多年了额,他还是没看到他的善报报在哪里了,于是小A就宽慰自己说,也许善果会在人生后十年显现,我说也许是投胎之后就能看到了。

小B完全相反,上学时候就小混混,没事就欺负欺负低年级学生,出社会了也到处游荡,做些不靠谱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情,结果现在有车有钱有房还娶了一个娇滴滴的老婆,小A看到小B就会暗想“你会遭报应的”。一样的,30多年了,只看到贼吃肉,还真没看到贼挨打。

难道以前相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是错的?

有一种理论认为你做好事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这是单纯从道德观念方面的考虑,可是人是世俗的,人要吃喝拉撒,需要钱去解决俗世的问题,小孩入学,家人看病,什么不需要钱啊,如果还用这个来说话,是不是不够说服力。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你再摆出来看,似乎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那些你羡慕过着好日子却作恶的人不正是应了这句哈吗?

如果只是各自举例论证,我相信各自都能找到十分充分的事实依据,吵上一万年也未必争出一个结果来。

这两句话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考虑就是没差了。

咱们拿善来说,比如你捐款出去,这个果怎么回报回来,有没有感觉太远了,你期待某个被你捐助的人最后功成名就,良心发现之后再来寻找回报当初帮助他的好心人,考虑一下这个概率。这种因果连接是不是十分脆弱,相当的渺茫。

再说作恶,小B今天晚上在小巷子里抢劫了一个女人的钱包,你看看,现金的回报这是立刻的,马山就能看到。咱们再考虑恶报,实际上恶报就是行为带来的风险,有可能一个月之后就被警察逮到了,也有可能成了漏网之鱼。

所以你看这个善恶和果报如果这么考虑就清晰了许多。你要考虑的是三个变量(风险,收益,时间)

衡量做一件事情的利弊,你会发现这三个变量都跑不掉。

因为我不是一个数学很好的人,所以我也建不出完美的模型出来,所以我只给出我的一个粗糙的结论。即使是一个粗糙的结论我都认为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要精准的多。

行善的风险是很小的,收益可能很小,他的收益期可以很长;作恶的近期收益会比较大,不过他的近期和远期的风险都不小。

那些没看完整个文章就开骂的人可以滚蛋了。从小大大我就不喜欢道德君子,总感觉有点假,我也不举例。

探讨一件事情就要脱离好恶的角度来客观分析,如果不能抛弃自己的观点,那么你所谓的探讨永远只是在为你自己的观点做辩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真的很喜欢你,可是我的自尊与懦弱好像只能陪你到这儿了。
    痣S妈咪阅读 201评论 0 0
  • 北京今天7-8级风,天 也蓝了……
    墨不文阅读 180评论 0 0
  • 总有人对我说,你很不错哟,活到老学到老。我知道这是在表扬我,可我还是忍不住说一句,我不老呀。我从来没把年龄放在心上...
    弋Yi莹阅读 404评论 12 6
  • 街道睡了 而灯醒着 房子睡了 烟囱醒着... 那是寂寥人静的象征 就像 那个喧闹的南锣古巷 喧闹的酒吧 那些人 交...
    箫歌天下阅读 5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