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等你》

第七章——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在阅读这一天的章节的时候,一个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毛毛虫还没能够成为蝴蝶的时候,处处遭人嫌弃,但是在最终成为了蝴蝶,却让人喜欢的不得了。

生活中也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孩子,孩子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存在一段“毛毛虫”的日子,在没有得到自己很好的状态的时候,“毛毛虫”是遭人嫌弃的。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怎么那么差呀?”

“孩子在弹琴的时候怎么那么乱呀?”

“孩子在搭建的时候怎么那么丑呀?”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在孩子自身发展的时候,可能在这一个阶段并不是他所在的状态,但是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想法-“那是笨!”

在对待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所做的大多是“大概他不属于这个领域”,不禁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和cici分享的一个故事:

读书的意义何在?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孩子没有错,我们该再等等。

孩子也有他的努力的痕迹,当痕迹明显之后,那就是他的标志。

让我对于“感觉训练”的理解的是,那是我在艺考(学画画)的时候,那时候对于结构呀,关系呀,物体的组成呀,都是处于一个特别没有感觉的状态,那个时候老师最常说的就是:“你去摸摸看!”

过程中虽然能够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感觉,在自己亲自体验之后会形成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理解,专属于自己的一个概念。

就像我们现在的乐高,其实我不是懒,自己把知识藏着掖着不分享,而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自己在动手的过程中,在探索中间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论和感觉。即使中间挫折很多,但是,那是专属于你自己的,那是不可能忘记的知识。


精选:

1、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我们在提供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证书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2、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3、所谓感觉训练引向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感觉训练是由自我完成的,由于感觉必须有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概念,因此也被称为自我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你的孩子也爱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绿野仙踪》、《贝克和舒塔》、《三国演义》、《恐龙大陆》、《杜利特航海记》、...
    火车上的土豆阅读 1,685评论 0 1
  • 有人说,天空是倒过来的大海。 大海里有自由自在遨游的鱼儿。 天空中也有自由自在飞翔的鱼。 她们向往自由,洒脱...
    林小吾阅读 761评论 0 1
  • 01 气温一天天下降,寒风卷起了地上枯黄的落叶,四散乱飞。 一眨眼,立冬了。 这是自从离家后,我即将在外度过的第7...
    杭小熊bear阅读 1,366评论 2 8
  • 1.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见了一张图,图上一个女孩孤独地坐在公园里的椅子上哭,街角昏沉的灯光斜斜地映衬着她落寞的背影...
    午時風阅读 690评论 10 10
  • 在街镇的古巷里,我们并排坐着。 升起的炊烟,没有腾开,却落在了我们身旁。 叫不出名的虫儿,唱和着,一起仿佛嗅到了未...
    听晓风语阅读 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