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掏腰包请客吃饭,并公开账单,坦言“我们要带头消费,带领消费”,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持续整治违规吃喝的当下,这一行动打破了公职人员“谈吃色变”的困局,为破解基层治理中“过度避责”的寒蝉效应提供了生动范例,彰显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整治违规吃喝等“四风”顽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然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一刀切”现象,将正常公务交往与违规吃喝简单划等号,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产生“多吃多错、不吃不错”的消极心态。这种“寒蝉效应”不仅抑制了正常的市场消费活力,更折射出部分干部在政策把握上存在偏差,暴露出担当意识不足、能力本领欠缺等深层次问题。
破除“谈吃色变”的思想桎梏,关键在于把握政策尺度,明确行为边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对违规吃喝的界定清晰明确,违规吃喝的本质是借宴请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破坏政治生态、损害群众利益;而正常公务接待、群众走访中的必要餐饮安排,是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必须学深悟透政策法规,既守住纪律底线,又不被形式主义束缚手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荣昌区委书记的实践正是对政策精准把握的生动诠释——自掏腰包宴请创业者、养殖户,既传递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又以实际行动带动消费,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破解寒蝉效应,更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这不仅是解决“不敢为”的关键,更是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核心所在。要以用人导向为引领,鲜明树立价值标杆。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原则,注重考察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将是否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主动创新工作方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干部队伍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以教育培训为基石,提升干部政策执行能力。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规范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专家解读+案例剖析+情景模拟”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帮助干部准确把握政策边界。要以激励保障为支撑,解除干部后顾之忧。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全链条机制,建立健全容错清单,切实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掏腰包请客吃饭的行为,为打破“谈吃色变”的寒蝉效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明确违规与正常饭局的界限,通过合理引导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让城市的烟火气回归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