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贫穷,往往是突破了我们的想象力的

齐帆齐微课

“那个谁快不行了!”婆婆和先生说。

“谁?”

“就是村里****,前不久你还捐款了嘛!”婆婆叹口气,“她们家太糟心了!”

01 贫贱人家百事哀

我一头雾水,你们说啥呢。

婆婆看我疑惑的表情,解释道:“是村子里***,前段时间住院了,今天听说快不行了,她们家啊,真是一言难尽啊,可怜啊!”

“她家那个姑娘,十一二岁了吧,之前和我们说从出生到现在没有用过洗发水,我当时听了受不了,买了一瓶送给她,人家珍惜的不得了,专门放起来,每次用的时候只挤一小滴!”,婆婆絮絮叨叨讲述。

“啊!都什么时代了,还有这么穷的人家吗?”我听着鼻子都酸了。

“是呀,每次你们要扔的衣服我都捡回来,拿回去给她们,她们高兴的不得了!现在有精准扶贫,日子好一些了,但是还是困难。”

“是不是去年我顺路接的那个娃娃?”老公问。

“是的”,婆婆回答。

“当时她还说不想念书了,我还劝她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老公回忆。

“那种家庭怎么读嘛,穿的是班上最差的,吃的,用的,都不如别人,每天家里都有闹心事,而且她学习确实一直也不咋滴。”婆婆叹气。

“你没看到前几天有一个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人家那也是多困难,还不是最后读出来了!”老公说。

02 寒门出贵子,其实很难

前不久,中科院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在网上爆了,感动了很多人,当时我也看了,短短一篇致谢,说得是感谢,感谢一路贵人相助,一路自己的坚持,但是作者遇到的难,我们只从这文中窥得一二,而实际上的困难估计更是千难万难,难上加难。

“我以为黑暗的路上只有我一人,踉踉跄跄。当我燃起微弱希望的一刻,看到了满目的行者。大家相视一笑,继而散作满天星。”

幸好作者凭借自己的“智”和“勇”,一路走来,活出了自己。

但是这种在贫穷和困难中能挣扎着坚持下来的,确实是寥寥,更多的是早早辍学打工,早早结婚生子,甚至下一代继续上一代的恶性循环。

03 变形记是谁的变形记?

之前湖南卫视推过一个很火的节目,变形记,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交换生活,节目全程记录交换过程,城市孩子都是富裕家庭的问题孩子,农村都是最最贫困的普通孩子,这些孩子甚至在当地也是属于生活水平较差的。

这样的节目,对于城市孩子当然大有裨益,吃惯了蛋糕,换成粗粮,体验下生活,知道了外面世界的残酷,自己原来生活的优越,回到原来的世界才会更加珍惜,更好的生活。

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负面效应更多一些,就仿佛一个衣衫褴褛之人,之前在一个相对匮乏的环境,大家大抵如此,自己也不自知自己的寒酸粗鄙,而有朝一日,让你体验一下华服贵气,彷佛是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到之前的自己,在物质上是多么的卑微匮乏。而经历过这一次,还让你回到原来的生活。

这些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之际,受到这样的刺激,如果不能受到好的影响:从此立志奋发向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反而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别人就可以生在富贵之家,我却生在这落后之地,从此怨天尤人,抱怨可怜的父母家人,自己就此沉沦下去,反而对自己的生活、人生不利。

而节目播出10年后的后续调查结果反馈也确实如此,这个节目,哪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好处,有的甚至成了网红,进军娱乐圈,而穷人家的孩子,大都沉沦,唯一有一个孩子高占喜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军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真实现状吧,能考学出来的是小概率,大多数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1年,高占喜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湖南师范学院国防生,毕业后当上武警排长,今生报效祖国。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当一场注定无法挽留的美梦破灭后,那种患得患失的落差又让谁来弥补?

很多人调侃自己,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其实,真实的贫穷突破了我们的想象力。

现在越发感知到国家的精准扶贫有多重要,很多人因为贫穷,甚至在社会上都没有一丝丝声音,愿我们国家以后都没有贫穷,愿祖国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快乐、富足的童年。

齐帆齐微课第3期28天,第11篇 1585字,累计13719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