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一对父母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孩子来我这儿咨询孩子上学的事情。因为女儿中考成绩不太理想,以至于父母,尤其是父亲对这个女孩儿格外不满。言语之间多是讽刺、指责,甚至还能感觉到厌恶。女孩儿每开口说一句话,父亲都会立马还击以具有杀伤力的言辞。后来女孩再也不开口。
我听着,观察着这一切,内心隐隐作痛。语言暴力这个词一直浮现脑海。不知道这个父亲如此对待这个女孩儿多久了,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儿忍受这种暴力多久了。孩子得有多强大才能忍受这种“教育”啊!
我记得有本书上专门谈过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被教育者自立。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就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如果批评和讽刺这种手段在教育上有效的话,那么最多是开始的时候,批评几次之后,问题行为应该不会再发生才对。可是这位父亲用这种手段一定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总是发火呢?为什么还总是黑着脸总是大声训斥呢?说明孩子身上的问题行为依然存在,并且时时发生。与真正的教育相比,暴力始终是成本最低的、最廉价的交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