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Servlet容器是如何工作的?
- 创建一个
Request对象,用可能会在Servlet中使用的信息填充该Request对象; - 创建一个调用
Servlet的response对象,用来向WEB客户端发送响应; - 调用
Servlet的service()方法,将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
复习Servlet的生命周期
- Servlet 通过调用
init ()方法进行初始化。- Servlet 调用
service()方法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Servlet 通过调用
destroy()方法终止(结束)。- 最后,Servlet 是由 JVM 的垃圾回收器进行垃圾回收的。
2、Catalina
-
Catalina是一个成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十分优雅,功能结构也是模块化的,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模块:-
连接器:负责将请求和容器相关联,为每个接收到的HTTP请求创建一个request对象和一个response,然后将处理过程交给容器。 -
容器:从连接器中接受到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并调用相应的Servlet的service()方法。
-
第一章 简单的Web服务器
- 通过复习
Java套接字编程,搭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同时复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以及JavaIO中的输入输出流相关操作。
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 服务器利用相应的
服务器套接字(ServerSocket)(又称连接套接字,欢迎套接字(WelcomeSocket))对相应的IP地址和端口进行监听,等待客户端发送相关连接请求; -
客户端的套接字(ClientSocket)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ServerSocket。为此,CllientSocket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Host和端口号port,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 当
服务器端套接字(ServerSocket)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ClientSocket)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 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服务器端套接字(ServerSocket)在收到请求时会调用accept()方法为客户端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连接套接字(connection socket),实质上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进行通信的是连接套接字
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待解决)
编写代码时抛出异常:
java.net.SocketException: Software caused connection abort: socket write error.
- 通过debug初步分析的结果是在浏览器生成发送给客户端响应时的输出流的
write()函数出现了问题,查阅资料显示为在write()时输出流被提前关闭
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IE浏览器测试成功,谷歌浏览器测试失败.
第二章 一个简单的Servlet容器
Servlet容器的搭建
基于第一章WEB服务器的搭建,(第一章的WEB服务器只能访问服务器端的静态资源),在能访问静态资源
static resources的基础之上,能够处理Servlet对应的相关请求并调用Servlet对应的类的方法。采用类加载器加载URI中对应的Servlet类名对应的类 + newInstance() 实例化的方法来实例化Servlet类
new关键字 和 newInstance实例化的区别
new关键字 和 newInstance实例化的区别
- 创建对象的方式不一样,前者是创建一个新对象,后者是使用类加载机制.
- new创建一个类的时候,这个类可以没有被加载。但是使用newInstance()方法的时候,就必须保证:
- 1、这个类已经加载;
- 2、这个类已经连接了。
- newInstance: 弱类型。低效率。只能调用无参构造。
new: 强类型。相对高效。能调用任何public构造。
ServletServerTwo相比ServletSeverOne
- 使用了外观模式Facade(结构型)
外观模式
- 概述:我们通过外观的包装,使应用程序只能看到外观对象,而不会看到具体的细节对象,这样无疑会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Facad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引入外观角色之后,用户只需要直接与外观角色交互,用户与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由外观角色来实现,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