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宝妈,我是绝大多数,是付出型,孩子的一切总是比我自己的一切重要。
而作为普通的上班族,公司考勤制度也是非常清晰严格的……于是,我和很多职场妈妈一样,常常在孩子和工作之间,疲于奔命。
每天早晨,我在闹钟声里匆匆忙忙起床,一边挽头发,一边去卫生间洗漱;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厨房,嘴里的温水还没完全吞下去,就已经在开始给女儿准备早餐了。
女儿学校紧挨着小区,但她喜欢跟我一起出门。我也总是把她送到学校门口,看着她过马路,进了学校大门,我再转身往地铁站飞奔,赶去公司。
下班要看是否加班,所以时间不固定,但我固定的三个选项是:如果早就去接女儿一起回家,稍晚就进超市带菜回家,再晚就是到家一边吃饭一边检查女儿作业。
生活的担子压在肩头,工作的疲惫如影随形,可是每次回家和女儿呆在一起,看到她纯真的笑脸,所有的劳累都会化为烟雾,随风飘散了。
要说我最喜欢的时光,那就是能够准点下班,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门口,接女儿放学。
在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只需要带着耳朵听她讲讲学校里的事情,有趣的、郁闷的,甚至无聊的……不管她说什么,我总是特别喜欢听。偶尔几个字的回应,或者捏捏她的手笑一下,我们就心意相通了。

那天是个例外,女儿有兴趣课,我第一次早下班却没有去等她。那天我在外面跑展场,到了下班才发现两腿像灌满铅一样沉重,右脚拇指还被磨出一个血泡。
到家换掉皮鞋,把双脚垫高,屁股还没做热,女儿的电话打来了。
“妈妈,你来接我了吗?”“宝贝,你自己回来吧!我在家等你,妈妈也刚到家。”“妈妈,我今天特别累,就想你来接我,真的!”“今天跑了一天,脚穿鞋就痛,你自己回来吧!对了,到了楼下把快递带回来一下。”
……女儿没有回答,隔了一会儿,默默挂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女儿的失望心情。
放在以往,女儿说到这份上,我的心早就融化了,不管怎样都会去接她。虽然有点儿不忍心,但那天我也不知为什么,倔强地选择了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前面。
令我没想到的是——
女儿真的在楼下取了快递回来,到家看到我的脚和血泡后,脸上的不快消失了,还问我疼不疼。
那天,女儿主动帮奶奶摆筷子、收桌子,作业也比往常专注。第二天我们一起出门时,她还让我多带一张邦迪……
从那以后,女儿开始关心我起来。
这个傲娇小公主,眼里也能看到别人了,这变化让我眼里起了湿润。

作为妈妈,我们生怕爱孩子太少,总是担心给他们的还不够多……
可是一味做付出型,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学着偶尔对孩子示弱,并不是表示自己软弱,而是在给予孩子机会——让她认识到妈妈也会累。
当孩子认识到妈妈的辛苦,就会迎来一次成长的机会。通过这些事情,我发现,孩子在理解父母的过程当中,她能学着去担当事情,甚至学会了主动去关爱别人。
懂得爱的孩子,就能成为一个感恩的人,也才是真正快乐的人。当他们做到了这些,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在内心升起来,亲子关系也就会更加亲密。
一切努力是为了让这个家的未来更好,以前觉得孩子是家里的未来。现在发现,自己的改变和快乐,也是这个家的重要一环。毕竟,一个快乐真实的妈妈,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说明:本文原创非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