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边吹吹风后记

速成心态不可取,至少于写作这件事不可取,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1、写作缘由

起初,这篇文章没在计划之内,我只是吃完晚饭下楼散步,看着阴沉的天像是要下雨,想起还有一篇关于下雨天的文章起了个头,还没写多少,于是,坐在一边的路沿石上拿出手机准备动笔,迎面吹来了一阵风,这阵风就像是一个线索,将我的记忆一下子带回了2019年11月份,你看时间过得多块,你看我记性还蛮好的,还能记着这么多。但保不准,再过几年我就忘了,所以,我打算将这串“提取码”写下来。

2、写作特点

我的写作是比较随性的,有的写就挥笔即成不改稿,没得写硬憋也憋不出来,所以,我没有固定的更新日期,有感觉就写,没感觉就歇着。这篇文章我是分两次写的,第一次也就是昨天写了大概五六百字,外边有苍蝇蚊子很是烦人,于是,这次,我改成在宿舍写,一旦进入状态之后人也就变得安静下来,心如止水,记忆如同笔中墨,很丝滑的流淌出来。

3、写作习惯

我的写作习惯我常常会把一些想写的东西先写个标题在备忘录中,如果有想突出表达的事件、句子也一并记录在内,有空了就写,但尽量在脑袋清醒的时候,而不是喝醉酒之后,或者刷视频头疼之后,或者睡前,因为效果不好。

4、考试作文技巧

这里有一个应试写作技巧是我无意间学到的,就像我们上学语文、英语都要写作文,一般人的都是从前边开始做题,到后边再看看作文题目是什么在组织语言去写,这样效率很低。

这个技巧就是考试的时候先看作文是什么,把你想到的东西在草纸上写下来再去做前边,这样你的潜意识就开始调动你的记忆组织你的语言已经提前开始捋思绪了,当你做到写作文这里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有了腹稿了,写起来就快多了。

#写作收获

有的时候,我看其他作者的文章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他的构思这么巧妙,他的素材这么丰富,他这比喻真绝了,脑子格外好使吗?

一方面我们容易看到结果而忽视过程,对方大量阅读,大量写作这些都是积累,而不做的人无法体会其中好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明白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先去做,包括写作灵感有些是写的过程当中灵光一闪,但对于想聚速成的人总觉的有什么秘籍绝招,一定是他不想告诉我,对,一定是!实际上就是你先写,先写10万字、50万字、100万字,写完再说。

#写作方向&素材

从自己熟悉的事下手,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写什么让你开心你就写什么,写出自己的风格,不要盲目从众。

当你开始输出内容,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事都会成为你的素材和养料,而且是免费的。

就跟做生意一样,生意就是将南方产的多的东西买到北方有需求但又稀缺的地方去,写作就是将我听腻了的故事讲给其他没听过的人去听,写作就是讲好一个故事,拍电影也是这样。

所以,想想你有可以讲的故事吗?没有的话,你有没有听过别人的很绝的故事!你去讲给别人听啊!

#写作灵感

比如这次我用到的专属“提取码”,一开始我没想到,但最近我在读作者闫晓雨《一辈子很长,要好好说再见》中有一章“爱没爱过,胃知道”她提到自己和火锅先生在重庆山城经历的故事,我在看这座城市的时候,仿佛我看到了有这两个人的身影从我眼前走过,我写了这样一条评论:

四处旅游的人啊,他们看到了相似的风景,却没有看到风景中的故事,此刻的我,搜出景点的图片,脑海中多了一对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昨天我从室外回来,边走边思考如何继续往下写,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存储器——风景就像一个巨大的存储器,而回忆就是那专属提取码,拥有回忆的人可以凭借提取码将风景中储存的故事提取出来,而这一切同样在看风景的其他人全然无知。这一点也受到了某网盘和提取码这件事的提醒,是不是还挺像那么个理。

推而广之,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电影、听过的歌、走过的路、吹过的风、因为他/她而生成的习惯等等,当中都储存了你们的记忆。

也许很久之后,某个习惯已经成为你的下意识反应,你以为你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其实,是很久之前有个人出现之后给你带来了改变,然后消失了。

那些错过的人啊,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继续陪我们前进。他们一直在。

写着写着关于新一篇文章的灵感就出现了,就是最后提到的这里,给我点时间,让我带它来见你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