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昨天夜里,我在喊孩子起夜后失眠了,今天一天脑袋昏沉沉的,有点卡壳,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今天更文的思路(捂脸)。

百无聊赖之际,翻看日历发现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转眼间,到了人们常说的"数九"严寒时节。

工作之余,我们几个同事闲聊。我提出明天是冬至了,晚上回家该把冰箱里的鸡拿出来煮了,再包点水饺,明天好过节。一个同事说,冬至非得喝鸡汤、吃饺子吗,谁规定的?

我说,没人规定啊,也没人要求过节非得怎样怎样,这也是看个人的喜好。

就像春节,没人规定必须贴春联,可人们总会贴上大红的福字(特殊情况例外,比如孝子的家里,第一年往往不贴春联),门上贴,过道上贴,甚至汽车上也贴,哪哪都是红的,看着喜庆。

有时候,看要过什么节,去市场、超市转一圈就一目了然了。

端午节到了,卖粽子的多了;中秋节到了,卖月饼的多了;腊八节到了,卖八宝粥的多了;春节到了,卖春联、灯笼的多了。

怪不得几天前,大街上摆满了鸭子。还有句话说“一九的鸭子,二九的鸡”,可我们喝不惯鸭子汤,只好以鸡汤代替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个节日显衬,天天都是一样的日子多无趣。

人嘛,总得自己会找乐子,该过什么节,就有过什么节的样子。

生活偶尔需要点所谓的仪式感。

进入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到来了。人们形容谁谁谁异常刻苦,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还有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那么我们来看看冬至的来历吧。

冬至的由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中国不同的地区在冬至都会有不一样的习俗。在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冬至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

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你看,关于冬至的俗语数不胜数,这都是几千年来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就在这一个个节日里,春去冬来,我们走过了一载又一载。套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吧“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1] ...
    皇氏三墳阅读 1,911评论 2 16
  • 一个人的时光,匆匆又呆滞。一个人在静静地享受着那份宁静的时候,慵懒的忘记了思维,时间在分分秒秒的无声溜...
    肖晓筱呐阅读 503评论 1 3
  • 偶然的一次与小詹同学的闲聊,小詹同学有点小文艺,大自恋,某天来店里玩,坐在我旁边感慨到:哎,发现身边都没有...
    大米_阅读 177评论 0 2
  • 《人生》,路遥作品。 在他的图纸上,路遥成功地描画了一艘在人生的汪洋中,左右摇摆的孤帆——高加林,而时间就定格在中...
    王书剑阅读 384评论 0 0
  • 7.悦诗风吟睫毛膏 白菜价格 但是真的很好用 之前没有睫毛膏 跟室友借之后发现特别好用自己就买了个 属于纤长那种 ...
    Paris_4065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