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
寻 找 牡 丹 庵
徐民伟
在一次与朋友闲聊时,朋友无意中提到,在枣庄北部的群山中有一个古老的牡丹庵,并说他也没有见过,是听别人说的,至于这个牡丹庵是否真的存在,现在是什么样子,他也不清楚。
朋友的话让我很是惊讶,我们知道,庵为尼姑修行之所,是出家的尼姑吃斋念佛、清净空寂之地,怎么会起了个“牡丹庵”这么妩媚浓艳的庵名呢。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上大学时老师讲过的“桃花庵”那个凄美传奇的故事,所谓“桃花庵、杏花庵,哭哭啼啼三两天”,但那毕竟是戏剧,是戏里的戏说。难道枣庄的山里也有个“桃花庵”似的“牡丹庵”吗,也有个“桃花庵”似的传奇故事吗,牡丹可比桃花浓艳华贵多了,如果有,说不定那故事比“桃花庵”更曲折、更离奇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和几位朋友相约着,决定来一次“牡丹庵”的寻访之旅。
最初的寻访似乎颇为顺利,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通过百度地图竟然轻轻松松地就搜索到了“牡丹庵”的地理位置。牡丹庵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的十道峪村,离我们居住的枣庄老城区不过四五十里的路程。同行的王兄、张哥是两位资深骑行户外运动爱好者,近十年来,他们通过骑行几乎游遍了枣庄的山山水水,对十道峪他们自然非常熟悉,曾数次骑行游览过此地,但他们却从未听说过此地有牡丹庵。在前往寻访的路上,他们对此颇感困惑,回忆往年骑行十道峪的情形,他们说春天曾到此看过楸花,夏季曾专门到此看过暴雨后的瀑布,更别说秋高气爽的秋天了。他们还说到十道峪的山上有个溶洞,洞口虽然不大,但是进入洞中便豁然开朗,宽敞的地方可容纳三四百人。他们对那里既然那么熟悉,为什么一直没听人们说到过那里有个牡丹庵呢。在困惑之余,他们甚至怀疑牡丹庵的真实存在,他们说今天一定要找到牡丹庵,即便是找到一段古庵的墙基,几片残存的遗迹,也算我们找到了。
车行不过一个小时,我们便到达了十道峪村。拐过村庄的几道小巷,跨过一条小河,手机导航把我们引导到了一片绿豆地。绿豆地大约有四五十亩的样子,是河边山坡上少有的一片平整肥沃的田地。夏末的绿豆地一片繁盛,已经结出果实的长长的豆荚挂在浓绿的枝叶之间,其中还夹杂着些许残存的紫白色的小花,一派即将丰收的田园景象。然而牡丹庵呢,那香烟缭绕、木铎经声的牡丹庵呢?面对寺庵踪迹全无的这片庄稼地,我们不由地茫然起来,升起一种失落的情绪。“怪不得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牡丹庵呢,时间久远,看来牡丹庵早已毁弃消失了”,王兄念叨着。我们依然不想放弃,便在田间地头努力寻找着,希望能找寻到牡丹庵的蛛丝马迹,哪怕是一个瓦当,一块残片也好,也能证明那传说中的牡丹庵确实存在过,确实就在这个地方,也使我们不虚此行。可是我们在那片庄稼地里折腾了半天,一点点收获都没有,这里就是一片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庄稼地了,除了手机导航里的那个虚无飘渺的名称外,与牡丹庵没有丝毫的关系。
正当我们无奈失望的时候,一位老农从村庄里走来。我们急忙迎上前去,向他打听起牡丹庵的事情。老农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一副淳朴憨厚的样子,他听明白我们的来意之后,手指着南面的山顶说,“牡丹庵在山顶上,那里有个石对窝子和石碾窝子。我也有好几年没上过山顶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又问他知不知道牡丹庵的故事,老农摇摇头,笑着说“从来没听过牡丹庵有什么故事,村里老辈的人也没说起过,只知道那个地方叫牡丹庵,老几辈儿的人也都这么叫,别的什么事俺就说不清了”。听了老农的话,我们失望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又升腾起寻找牡丹的希望。虽然没有询问出牡丹庵的故事,但总算弄清了牡丹庵的具体所在了。虽然老农提供的信息不多,但至少说明牡丹庵还有存留的遗迹。
谢过老农,我们一行三人按照老农指引的上山路线,向山上走去,希望到山顶上能寻找到牡丹庵的踪迹。没走多远,在山坡上我们又遇到了一位正在采花椒的老太太,我们便又向老太太询问牡丹庵的事情。老太太说她八十多岁了,二十岁时嫁到这个村上,也没听说过牡丹庵有什么故事,只知道山上有个牡丹庵,有石对窝子。她还告诉我们山上有人放牛,让我们问问放牛的人,也许他能知道。
手机导航给了我们一个牡丹庵的位置,老农和老太太又指给了我们另一个位置。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牡丹庵位置的不确定性和牡丹庵应该真有其事,但其事不明的神秘感,给我们这次寻访之旅增添了特别的乐趣。也让我们这三位很业余、非专业的古迹探寻人,兴奋不已、想入非非。在上山的路上,我们围绕牡丹庵名称的由来和其中的故事,尽情想象、纵情发挥、自由畅想。我们讨论着牡丹庵名称的由来,想象出了几种可能。我们以为此庵原先未必叫牡丹庵,很可能是庵内广植牡丹,庵因牡丹而闻名,故民间习惯上称之为牡丹庵,久而久之就真的叫成牡丹庵了。因为庵是信佛尼姑的修行之所,应该不会用牡丹作为庵名。我们还想象了另一种可能,就是始建牡丹庵的女主持,出家前俗家的名字叫牡丹,庵名由始建人的俗名而来,所以便叫牡丹庵了,而且这个名叫牡丹的始建人,绝非一般之人。张哥的想象最为奇妙,他几乎编了一个故事,他说“在古代,十道峪这个地方交通极为不便,能选在这个地方建庵不是一般人,也非一般财力所能做到的。很可能因为某个特殊的机缘,一个巨富大户供奉修建了此庵,这个巨富之家有个宝贝女儿,名叫牡丹,她又特别喜欢种牡丹。在建庵的时候,巨富之家广寻名贵的牡丹品种,种在庵内,尼姑庵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牡丹园,时间长了,原来的庵名逐渐淡化了,人们都习惯叫它牡丹庵了。说不定巨富家的这个名叫牡丹的女儿,后来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又皈依了佛门,成了庵的主持。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家,自然与众不同,山下建了大庵,山上又修了个小庵,平时在山下大庵里修行。特别的时候,到山上的小庵闭关。至于其中的故事,我们还可以继续遐想”。张哥的想象虽然离奇,然而,却有几分道理。这从某个角度把手机导航牡丹庵在山下,当地老农、老太太指给我们牡丹庵在山上的矛盾解开了,讲通了。
就在我们一路遐想、谈兴正浓的时候,一群蝴蝶迎面飞来,在我们身旁的荆木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热情的迎迓我们几位寻访者的到来。此处的蝴蝶与平时常见的蝴蝶不太相同,个头大、品种多样,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黑蝴蝶,色黑如墨,毛茸茸的,在绿树、山花、碧草丛中格外显眼。王兄说“黑蝴蝶有两种,一种是尾巴花纹儿非常漂亮的,叫梁山伯。另一种尾部没有花纹的叫马文才”。听了王兄的话,我们便细细的看去,一看还真是这样。原来这山中还流传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浪漫故事,我们不禁笑了起来,心想山上的牡丹庵也许也有着与梁山伯、祝英台相似的浪漫故事呢。这样想着,我们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满怀期待地继续向山上走去。
越往上爬山势越险峻,悬崖峭壁、乱石陡坡,有些地方根本不能称之为路,我们只能沿着前人走过的若有若无的路的痕迹,艰难爬行。张哥渐渐体力不支,只见他倚在一块大石头旁,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脸色有些苍白。张哥一个月前刚刚“阳”过,我们真担心他身体又出现什么问题,不免心里紧张起来,便着急的询问他身体的情况。稍事喘息,张哥渐渐缓过劲来,他有些惭愧的苦笑着说,“看来我得拖大家的后腿儿了,后面的路太陡,我感觉我不能再陪你们继续向上爬了,我在这儿歇会儿等你们,你们继续上山寻找”。担心在这旷无一人的大山上,万一出事没个照应,那可真是大麻烦了。我们便劝慰张哥,“牡丹庵,我们已经知道具体的位置了,等天凉快了我们可以再来。今天就算是我们初探牡丹庵了,下次再来个二探牡丹庵,留个悬念。我们既然是一起来的,就一定要一起回,我们这三人小团队不能半路分开,先歇息歇息,一会儿我们就一起返回吧”。“那怎么能行,我并无大碍,只是前些时阳了,没有完全恢复,身体有些弱罢了。这里离山顶已经很近了,眼看此行就要有个结果了,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情况就让这次寻访之旅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张哥有些着急的说。我们还是担心张哥,坚持要陪他一起下山。张哥生气了,他拍着胸脯说,“我真的没事,歇过这会儿我也觉得体力歇过来了,要不然我跟你们一起继续向上爬,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说着他跨起背肩包就要再向山上爬,我们赶忙拦下张哥,让他继续休息。
离山顶确实已经很近了,山顶上不知何人树立的一面红旗,迎风招展,清晰可见,仿佛近在眼前。于是我们商量着继续前行,临行前我们一再嘱咐张哥,好好歇息,手机保持畅通联系。张哥笑着对我们说“放心吧,我绝对没有问题,但你们一定要找到那个石臼窝,否则不见实物就不能实证牡丹庵的位置,也不能说明我们真正找到了牡丹庵,那么我们此次的寻访就是无功而返了”。“好、好”,我俩答应张哥,带着张哥殷切的嘱托,鼓足力气,继续向山顶爬去。
经过一番努力,没用太长时间,我们就攀登到了那面插在山顶上的红旗旁,旗边有个空着的牛圈,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叮当、叮当”牛铃的响声。来到山顶我们才发现山顶非常辽阔,略有起伏的山顶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度可达十余里。东北面松柏杂树较多。西南方地势较缓,山草茂盛,碧绿如茵,乍看起来犹如草原,难怪有人会到山顶上养牛。站在山顶举目四望,群山起伏,尽收眼底,白云飘飘,远山如黛,农舍星罗棋布,山风阵阵吹来,让人疲劳顿消、神清气爽。
然而我们来不及欣赏登高望远的美景,便急急忙忙找寻起牡丹庵的遗迹。本以为红旗周围、牛圈旁边就是牡丹庵遗址了。因为老太太特别告诉我们,牡丹庵那些事问问山上的养牛人就清楚了,所以我们认为牡丹庵距离养牛的地方应该不远。可是我们在旗杆、牛圈周围,仔仔细细地寻找了好长时间,除了发现一段不足两米的石砌的残墙外,那个所谓的石臼、石碾与牡丹庵有关的痕迹,一点都没有找到。看来在偌大的山顶上,寻找些许的古迹并非易事,我们再次有些失望起来,我们甚至怀疑牡丹庵就是一个传说。想到身体有些不适的张哥,我们不能在山上耽搁太久,于是便与张哥电话联系,告诉他,我们准备返回。听了我们的想法和找寻情况,张哥不高兴起来,他有些生气的对我们说,“我已经安全返回到山下了,你们不用担心我,我现在一切良好。你们再继续找找,一定要找到,绝不能无功而返,功亏一篑。”
听了张哥的话,又鼓舞起了我们寻找牡丹庵的斗志,我们决定扩大寻找范围。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过一块巨石、透过一片花椒树林,隐隐约约的我们看到了一处简易板房,“有人家”,我们不免欣喜起来。走近了,我们看到一道铁丝围栏,简易的栅栏门内有两间用简易板材搭建的房子。还没等我们靠近,几声狗叫,打破了山野的沉寂。“有人吗,有人吗?”,我们兴冲冲的喊道。然而没有回应,稍等一会儿,我们又提高嗓门儿,大声的向里面喊话。也许是提高了喊声的缘故,我们听到了里面传来了“干嘛的,干嘛的”的回应。不一会儿,一位五六十岁的农妇从花椒林里走了出来,她手里提了个化肥袋子,好像正在干活的样子。
听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农妇热情的把我们让进栅栏门里,请我们在树荫下的石台子前坐下。然后,她用山里人特有的朴素语言告诉我们,牡丹庵就在前面不远,那里有牡丹的屋,有石对窝子、石碾槽子,屋的东面还有牡丹的泉。在说到石碾槽子时,她表情夸张的比划着说“石碾槽子磨得溜滑四平,溜滑四平”。
听了农妇的讲述,我们欣喜若狂,终于找到牡丹庵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们迫不及待的恳请农妇引领我们到实地看看。农妇起先并不十分情愿,在我们再三恳求下,农妇方才答应了我们的恳求。临行前,她拿起一把镰刀,并在柴火堆旁捡起一截近两米长的树枝拿在手里。我们不解其意,但又不便细问,便跟在农妇身后前行。走过几块花椒地,转过一片小树林,农妇把我们带到了一处荒草丛生、灌木芜杂的地方。几棵高大的老树耸立在荒草灌木之中,树旁隐隐约约的能看出一个残败的石屋框子,一种俗称“拉拉秧”的藤蔓状植物,疯长在荒草之中,缠绕在老树之上,覆盖住残墙屋框,让人不由得生出衰败惊悸、阴森荒凉之感。没腰深的荒草挡在前面,根本无法行走。只见农妇用树枝打倒齐腰深的荒草。挑开疯长着的拉拉秧,用镰刀砍削横生的枝条,为我们开出了一条勉强可行的小道。看到这些,我们才明白农妇拿树枝和镰刀的用意,急忙抢过农妇手中的树枝和镰刀,不好意思的对她说,“哪能让你干这个,你只需要引领我们,这些事我们来做”。农妇见我们如此便笑了起来,她用腾出手,指着残墙屋框说“这是牡丹的屋”。说的很是亲切自然,口气里没有丝毫的凄冷,那破败的残墙在她眼神里好像还是金碧辉煌的殿堂一样似的。我拿出手机兴奋地拍下残墙的影像,记录下我们此行的收获。我们终于找到牡丹庵确实存在的具体实证了,站在残垣断壁的牡丹庵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曾经的香火鼎盛,仿佛听到了那久远的禅语经声。
正当我们时空穿越、浮想联翩的时候,农妇招呼我们说,“旁边是牡丹的泉”。拨开几丛芦苇,一个小石洞下现出了一汪缸口大的小泉,泉水清冽、明澈如镜,一股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等我们细细品味,农妇又把我们带到了几块大石头的前面,她从我们手中拿过树枝,拨去石头上的藤蔓,石头上现出一些枝枝干干似的墨色纹理。“看,这就是牡丹的花”,农妇指着石头上的图案对我们说。经农妇这么一点破,我们细细看去,发现那些略显黑色的纹理还真像是水墨画,那神奇的水墨牡丹,比用画笔画出来的还有神韵,我们不由的赞叹起来。欣赏完牡丹种在山石上的牡丹。农妇便又带我们去看那“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石对窝子、石碾槽子了。只见农妇用树枝拨开身旁不远处一块较大的石板上的野草,并顺手拔了几把野草当扫帚,扫干净石板上的杂物。也许是受了我们情绪的感染,农妇边扫擦边得意洋洋的说,“看,这就是牡丹舂粮食的石对窝子,碾粮食的石碾槽子。你们瞧瞧,这石碾槽子磨得溜滑四平,溜滑四平”。我发现农妇说起牡丹来,语气总是那么亲切,好像述说的不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而是在讲述身边的一个事情,讲述身边的一个熟悉的邻居。
终于找到了我们几经周折才找到的遗迹,我激动的拍照着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遗迹,仿佛触摸到了千年的岁月风尘,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情绪油然而生。“山上的东边还有吕洞宾堂,南面还有韩湘子庙”,农妇又对我们介绍说。农妇的这几句话,让我忽然心有所动,心有所悟,我感觉牡丹庵已不是一般的寺庵,牡丹也不仅是牡丹庵里修行的尼姑。牡丹已与吕洞宾、韩湘子等八仙一样,在当地的传说中修炼成神,位列仙班。她已作为这方地域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这片山水之中。只是由于时代久远,其故事已经时断时续,若隐若现,斑驳陆离了。
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告别了农妇,回到山下与张哥汇合了。真感谢这位朴素善良的农妇,要不是遇到她,我们不可能找到山上的牡丹庵,不可能找到那些遗迹,更不可能知道石头上的牡丹和位列仙班的牡丹,以及其与八仙同游的传说了,我们寻找牡丹庵的探寻之旅堪称圆满。
此后我们又搜寻了一些零零碎碎、只言片语的材料,根据这些星星点点的材料,我串联出了一个“牡丹庵”的故事梗概,其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唐朝末年,峄县北部山区古驿道旁,发展成一个集镇。集镇上有一位医术高明的老郎中,老郎中夫妇膝下无子,却养育了一个聪明伶俐、如花似玉的女儿。老郎中夫妇非常宠爱这个独生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取名为牡丹,并将全部医术传授给了牡丹。牡丹非常喜爱种牡丹,一时间老郎中家院中的牡丹花远近闻名。后来牡丹因特殊的变故和机缘皈依佛门,入庵为尼。再后来老郎中夫妇双双离世,牡丹变卖了全部家产,为当地修桥铺路,广布善缘,造福乡里。牡丹本来就跟老郎中学得一手好医术,后来又得到高人传授,医术更加高明。她为周围百姓治病救难,深受广大百姓的崇敬,被乡民们称为神医、现世的菩萨。又后来不知何故,牡丹飘然消失,不知所踪。有人传说在山上见到牡丹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一起云游,从此当地就有了“洞宾戏牡丹”的传说。牡丹位列仙班,人们还在山上为牡丹建了庙,供奉牡丹,牡丹成了当地人口耳相传的神仙。
我还演绎了一系列缠绵悱恻的故事,我想以“牡丹庵”为名写一部长篇小说,我希望能写出一部善恶美丑、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