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妈妈们关心的分级阅读话题。
首先什么是分级阅读,简单说,语言的分级也就是语言难易度的划分,就是文字的可读性(readability),换句话说,是读者理解的难易度。
话说19世纪那会儿,就已经有了一些英语分级研究的萌芽。
1988年, Jack Stenner和他的小伙伴们发表了Lexile Framework,也就是著名的蓝思分级体系,用来测试书的阅读级别并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相似级别的书相挂钩。
2000年的时候,TASA公开标准(ATOS)阅读难易度标准发布。这一套标准很容易使用,不限任何文章。这个项目是后来最广泛应用的标准体系,也就是国内所熟知的AR(Accelerated Reading Level)分级体系。
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个人工分级体系,就是Fountas and Pinnell的Guided Reading Level(GRL)了,GRL是一套字母体系,用字母来表示书的难易度。
下面再来聊聊各种分级方法的弊端或者说自身存在的问题。Lexile的数据只涵盖了3年级以上学生的数据。AR体系会普遍用在美国中低收入的学校。因为AR体系的书部分有一套配套的测试题。AR的初衷是响应了美国2002年的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一个都不能落)法案,确保阅读水平达标。这个法案的副作用是,很多孩子为了考试而读书,考完之后则非常厌恶阅读,完全背离了read to learn的目标。GRL由于是人工分级,这套分级体系能涵盖的书的数量非常有限。
虽然这三大主流分级体系多少都有些弊端,但笔者认为“存在即是合理的”,我们日常在给宝宝做启蒙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三套体系的书目来进行。
好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一篇我们具体来介绍一下分级领域里的四大主流绘本,分别是:牛津树、RAZ、红火箭和大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