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写出好日更的秘密
大叔总是一针见血,他说大多数人已经不能奢望通过重新获得大块时间来解决问题。
确实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娃娃作业,没气到血管爆就已是万幸。好不容易伺候小的上床,才有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精力却像电池,已剩10%,只想钻进暖暖的被窝里刷刷微博、追追剧,安抚一下劳累了一天的疲惫的心。即使强撑着打开电脑,想要日更,怕是脑子已成浆糊,写不出几个字。我的公众号就是这样,从周更变成了月更,马上就要成年更号了。
01//
大叔自己那么忙,却能做到日更,他的秘密是“碎片化写作法”。即,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钟灵感+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5分钟素材+……+3分钟素材+30分钟高效写作+5分钟排版+5分钟配图+1分钟推送+1分钟回复评论……
光看这个公式,我还是不会写。因为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5分钟素材……我真的做不到,即使是50分钟构思、50分钟提纲、50分钟素材……我还是完成不了。
但是这个公式里暗藏玄机,大叔给了写作的标准流程:写文章=灵感+构思+提纲+素材+写作+排版+配图+推送+评论。我们只要按这个步骤一步步去刻意练习,一步步攻克就好了。先固化再优化。就像我们学车,刚开始都是按教练给的规范的操作步骤去练习,等孰能生巧了,就不需要背公式,行云流水般自由发挥(当然,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碎片化写作法有3个关键习惯:
1.一有灵感马上记录。
在路上、在开会、在群内聊天,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不记录这些想法、金句就会被遗忘。至于工具,随意,电子的或纸笔都可以。
2. 马上抽时间把灵感变成提纲
有了提纲,我们就会产生孕妇效应,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素材。和人的聊天内容、广告牌、微信公众号里的故事等都可能成为写作灵感和素材。
3. 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
3.1 很多头条文章的结构是:
①标题
②开场:导入背景
③讲3个故事+3张图
④结尾:提出判断,引发互动。
3.2 而演讲的经典步骤是:
①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引出主题;
②向听众阐述为什么要听这次演讲,吸引听众;
③举例,用生动的事实举例;
④指明下一步行动。
02//
说好的1小时完成一篇文章,可是公式里的1分钟、3分钟、5分钟都做不到,是不是就要放弃这个碎片化写作了?不!学会给每一种碎片化时间单位寻求合理的用途。因为不这么做,这些碎片化时间就会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1分钟、3分钟、5分钟可以做什么?大叔对时间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他很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见下表)
而我,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当下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我的时间效率和大叔的比,差了100倍都不止。
03//
大叔有一个技能,能轻松自如地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这绝对是高效人士的必备技能之一。而我们大部分人没有,我就属于大部分人。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这种能力。怎么做呢?
①必须从内心接纳,这件事非做不可。
这是对自己的承诺。说得通俗点,就是对自己狠一点,逼自己一把。
如果自我监督不行,就找外人监督,做不到的自罚红包。
②把任务难度设置为“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难度。
任务太简单让人没有挑战性,太难又会让人畏惧而放弃。
③给完成任务的自己一个奖励
奖励是为自己进入心流创造一个动机。
④准备进入心流前给自己一个暗示信号。
⑤你需要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而不是要求自己心无旁骛。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比如图书馆就比宿舍有学习的氛围。
这5点里,我个人觉得第一步最重要,很多人就是对自己不够狠,我也是。去年申请个人微信公众号,为了得到原创,我日更,虽然质量一般可是每天在写。22天拿到原创后,激动到不行,然后就周更了,希望可以提高质量。再后来,就半月更及月更了。理由五八花门,比如最近报了一堆的课太忙;日更没有意义不如雕琢出一篇质量高的,可事实是,没有日更我也没在雕琢;阅读量太低,写不写都一样没人看。
04//
碎片化时间我可以做很多事,为什么做不到日更?
我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做得还可以,碎片化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上下班路上一边骑车一边听音频课,然后在脑子里构思需打卡的作业,等到能在办公室坐定就打开电脑写文章。我不花大段的时间去追剧,都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边吃边看电视剧。我喜欢报各种社群,一天要打3、4个卡,基本都能完成。
切换状态的能力我也还行。晚上老公有空就老公辅导娃作业,他没空或者辅导完了就我上。他辅导作业的时候,我就一边追剧一边练字打卡。他一喊我上岗,我就立马把自己的东西收起来去忙孩子了。周末孩子上辅导班,我等她的时候就找个咖啡馆,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或打开笔记本写点文字。
很多事情都是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但是为什么日更做不到?根据大叔的公式,我发现有以下一些问题:
1. 关于灵感。有时有灵感,有时没有。有时脑子里会有一个想法,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时所谓的灵感也不叫灵感,比如前几天的投稿日的作业,我第一想法是写关于孩子的时间管理术,我有点经验,但是没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想了几天,还在想。
2. 关于构思。我好像也不知道什么叫构思,就是经常在想,也没想出个名堂出来。
3. 关于提纲。我知道是列框架,但是怎么列,列什么内容,我好像不知道。虽然知道是第一课的内容,是问题树的内容,可是还没懂,要去翻作业,要去翻大叔的答疑……原谅我还没来得及消化。
4. 关于素材。怎么积累素材、怎么搜素材我也不太会。虽然我是印象笔记的高级会员,很多文章一键转存了,但是没整理,要用的时候不会去搜。联机搜素材更是不懂,貌似大叔后面几节课会说到。
5. 关于写作。即使有大段时间独立的空间,我也写不出几个字。我的语感差,语言组织能力不够。经常肚子里有话说不清楚。日常生活中我也不多话。
6. 关于排版、配图等就不多说了。操作起来没问题,但是动作慢,有时找个图都要1、2个小时。
写到这里,我知道我为什么做不到日更了。大叔说时间管理归根结底是目标管理。我的问题清单很清晰了,剩下的就是提升技能,把这些难关一项项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