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温庭筠、韦庄二人都是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才思天成,然终生未仕进。他通晓音律,因而在晚唐诗词界限开始模糊的时期,为歌曲翻新声,在词学有崇高开创地位。韦庄早年屡试不第,游历四方,晚年显达然遭乱世之苦。虽小温庭筠二十四年,但深受其影响,词史上与之齐名。本文试图从文学写作,人生际遇等各角度尝试浅略分析与比较温韦词风的异同。
关键词
温庭筠 韦庄 词风 婉约 疏朗
一、总论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 使无法准确用时代来划分文体的发展脉络,但各个时代确有能较为精到地体现其整体风貌的文学总览。就一般规律来说,政治环境的动荡,经济形貌的变革,乃至国民生活的多艰,都往往会引发文人乃至广大民众的文人心理、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的流变,从而迎来文学风尚的变道。
如魏晋时期时局动荡,四方政权更迭繁起,皇权势如累卵,内有八王之乱,外有五胡环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晋人,尤其是显贵士族由儒入玄,放逸清谈的文学风尚。
与前朝相类,晚唐五代以降,盛唐气象已衰。唐诗自中唐再盛,晚唐流变之后,已不复当年盛景。 之前只流于民间传诵的“粗鄙”之文学,渐渐与诗的特色融合,又与音律关系渐趋密切,由诗中融合、脱胎乃至剥离,自成一家。
温庭筠温飞卿即是一位通晓音律,好为旧题翻新声之人。其中早年传唱于酒歌宴席中的俗词,到了温庭筠笔下,精于炼字,工于布局,用细巧之言,转抒迂回之意,使其冲破了所谓“俗文化”的藩篱,进入了文人的视野。如《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颇能代表温词经典风格,又是从声诗到歌词,文体流变的上佳证明。温飞卿词精雕细琢,善为女性立言发声,写闺阁情事。后蜀人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大量晚唐词人之作,便是以温庭筠为首。而有些花间词人为模仿或追随此种风格,反而极易陷入格局过小,刻意求精的弊端中。格局过小,是偏重于闺阁情事,难再意境上有所创新;刻意求精,是难避免以词害意,使作品文脉过于僵硬。
故偏于疏朗生动的韦庄被树立为花间词派中另一优秀典型。韦庄与温庭筠相同,词作多囿于闺阁中事、离情愁绪、睹物怀人一类,但其中不少作品极善抒情。虽然整体格调仍然婉约柔美,但与温词相比少了些媚气,多了些俊朗。两人都是倚声填词的大家,虽年序相隔二十有四,在词史地位不相上下,并称“温韦”。通过比较两人词风异同,可通晓花间词的整体风貌,从而得窥晚唐五代时期词人的整体风格及文学心理。
二、温韦词风之比较
温韦二人同为花间词派的执牛耳者。两者词风在广义上来说是相同的,但究其细节,差异也颇为悬殊。两者词风的异同不可分开而谈。两者词风可谓是同中有异,异中取同,呈一种水乳交融的形态。比如两者都善以男子身份做闺音,但温庭筠笔下的女子多宝钗金钿,懒起梳妆,以静态形象传递绵密的哀思;而韦庄笔下的女子则轮廓微约,于野花芳草间,以动态形象展现忧怨。再比如两人都好将各意象堆叠,两者共通的意象有画屏、残月等等不胜枚举,但温庭筠好宝钗、螺钿;韦庄更喜黄莺、皓腕,这与他们笔下女性形象各异也有所关联。两者的异同不仅可以从文字的角度来看,更与两位词人的人生际遇、政治环境、文学视野有密切联系。两人虽都算大族,但温仕进无望,寄托花酒,留恋欢娱;韦历经乱世,颠沛流离,民间气息浓厚。
下文会从上述各个角度对温韦词风的比较尝试进行详谈。
2.1 温韦词中的意象选取及其作用
以最有花间特色的温词十四首《菩萨蛮》为例,温词中除却少量对庭院、室外景色的略加描摹如“月明花满枝”“水纹细起春池碧”“门外草萋萋”等,大量的意象选取着重于
2.1.1女子的衣物
如“新帖绣罗襦”“绣衫隔笑靥”“泪痕沾绣衣”“牡丹一夜经微雨”[2] 。对于衣物的细腻描写,温庭筠喜好着重于衣物的轻、薄,乃至朦胧之感。与其笔下常见的“镜中蝉鬓轻”“鬓轻双脸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恰切地描摹了女性角色幽独的之感,衣衫微薄,云鬓轻轻,无不在暗示女子心中的缺漏与记挂,乃至于外也呈现出一种破碎、混乱的形象。
2.1.2女子的头饰与妆容
如“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翠钿金压脸”等等。对于女子云鬓的描写,温尤其喜爱将其与其他物事结合,将云鬓隐于其后已达到描绘女子隐约委婉甚至神秘的形象。如“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一句,“隔”一字将花丛与云鬓相对应起来。唯有女子从花间穿过才得以使人注意有双鬓隔香红之景,然“隔”字一出,似乎又将此景定格为风景画,一动一静两相结合。双鬓为花阻隔视为隐,而头上玉钗颤动惹眼是为显,一隐一显,使能细细体味出文字一张一弛,欲擒故纵的玄妙之处。短短十字物象堆砌,便建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包含如此完整动人的画面。可以说是“截取可以调和诸物象而杂置一处,听其自然融合”[3]而这所谓“杂置一处”,便是温词笔法动人之处。
2.1.3 女子的闺阁景
如画屏“小山重叠”罗帐“玉钩褰翠幕”“画罗金翡翠”“珠帘月上玲珑影”床上“锦衾”“颇黎枕”“鸳鸯锦”。“小山重叠”一句尤见温词的雕镂之精。“屏山金碧晃灵”[4],唯有梦醒恍惚十分,情思沉郁浓重,幽远宁静之时方可窥见屏山“金明灭”之景。
从这些意象的列举与其在温词中的运用可以看出温词对于此类绮丽柔媚之意象的描摹达到了细腻如发,妙入毫颠的境界。古典诗歌自先秦两汉的民间歌谣发展至唐五代时期,已经形成了庞杂精细的遣词造句的法规以及固定的典故与意象。温词就及其善于用此类物象精心放置排列,利用这些物象在文化范式中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来塑造隐约委婉的想象空间和细腻含蓄的情思表达。
而韦庄则大有不同。
即使写女子闺阁景“翠屏金屈曲”“闲掩翠屏金凤”粗看与温词并无二致,但放置词中语境就有大不同。如同样写女子锦衾,温词“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由于把人物从意象中隐去,故使所表情思也幽独深远,哀婉柔媚。而韦庄则是“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与温词相比,十分的“接地气”,有民间朴实粗粝之风,“相思”“伤心”“想君思我”都是直抒胸臆,不类温词遮掩情思,甚至连人物形象动作也扑朔迷离,韦词则颇为显直、明朗。然而“想君思我”与白乐天诗“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韦词不类温词,喜好铺金叠翠,浓墨重彩,尽态极妍,在于意象选取方面,韦词似乎更加喜好自然风物,山水好景,寓质朴浓情于其中,教人感念至深。韦庄钟爱一个意象即黄莺
“绿树藏莺莺正啼”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绿槐阴里黄莺语”“惆怅晚莺残月”。
黄莺之于韦庄几乎等同翠钗之于温庭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由此评价“‘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5]以韦庄《浣溪沙》一首为例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韦庄词中的确也与温词相类,多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之语,但不同的是,韦词中人物形象通常以一种连贯的动作、情态展现,甚至是直抒情思。然而直抒情思也非浅白,“忆来唯把旧书看”一句,只显直地点出动作,却避免深情浅露。直至“几时携手入长安”,以急切的问句明快而疏朗地点出浓重的相思与深切的企盼。
2.2 温韦词中的写作手法特色
温词中有一大特色在于反衬与烘托。因温词多作闺怨之语,善用成双意象反衬思妇的幽独。多数暗中隐约点出,时有鲜明快语。隐约委婉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试衣时罗襦上绣“双双金鹧鸪”,触及自身孤寂生活,点全篇意旨。再如“翠翘金缕双鸂鶒”,也是同样效果。而更鲜明的对比是“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直接点明“燕归君不归”也算是温词中的一种直抒愁绪的变体。
其次是善用烘托。光隐笑一类,就有佳句频现。“宿妆隐笑纱窗隔”、“绣衫隔笑靥”、“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温词善用物象烘托朦胧、幽深的气氛,将女子本身可能是明快的笑意拉远,使得意境模糊,兴味更浓。
再者在于炼字精到。“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度”,将云与雪两个喻体轻软之态更生动地点了出来。以及“暖香惹梦鸳鸯锦”中的“惹”;“烟草黏飞蝶”中的“黏”;“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温词多绮丽香软,但其中也不乏一两句婉畅之语。温词尤擅用联想,将极具暗示意味以及隐性逻辑联系的物象连结起来,经由对比、烘托,来达到诗所无法达到的留白境地。但同时也因物象堆叠模式较为单一,容易“前后重句重意,意境无多,造句过求妍丽,故有此弊。”[4]
2.3 温韦词中的女性形象异同及写作视角的偏好
温庭筠现存词有七十首之多,鲜有不以女性为主人公的。而韦庄现存的五十余首,除去自述词人身世感怀《菩萨蛮》五首感怀江南之作,《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以及《女冠子》二首念宠姬,断肠之作外,其余皆无鲜明事迹背景,皆为闺中叙事言情之作。
可看出两者皆承袭了“男子做闺音”的时代特色。[6] 而男子做闺音时,往往是要囿于时代赋予他们的性别观念与意识的。男子笔下的女性形象,多为思妇怀远,闺阁幽怨等等,同时也是寄托了男性的审美意识以及不可言明的抱负或寄托,如香草美人的形象。某些闺中怨妇的形象被赋予了男性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愤懑,有了崭新的意义。但抛开时代的狭隘之处,我们仍可看到温韦笔下塑造的女性存在,其显著差异。
以两首同以少女寄情为主题的词作为例。
南歌子(温)
手里金鹧鸪,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思帝乡(韦)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 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 一生休。纵被无情弃, 不能羞!
温词南歌子仅四句,三句含鸟名。即便是以直快见长的“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一句,其“不如”二字仍然可以读出哀怨婉转之迷思。温词叙事感较弱,意象组合,前因后果需要读者想象,更多是像一幅幽深、晦涩的画作。韦词则不同,韦庄这首《思帝乡》以“决绝”尤为出名。韦庄擅寓情于景,春日之游,杏花烟雨,风流少年,基调明丽轻快,仿似窥探少女纯粹之芳心,纵使缠绵妩媚,亦无艳俗之感,反而清丽明快。“纵被无情弃, 不能羞!”一句,虽然有悖现代男女平等之思想,但反倒更能体现寄情少女的娇憨来。从春日之游至少女内心揣摩,韦词一般叙事连贯流畅,于景写情,语言与意旨往往朴实粗粝,但殷切真挚。
2.4 温韦词风与两人人生际遇关联
词人写作词风受极多因素影响,如文化环境,师承关系,人生际遇,政局情势等等都有关系。关于温有这样记载:
“大中初,应进士,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6]
可见,少负盛名的贵公子屡试不第之后选择了纵情酒席,写词自然工巧于描摹莺歌燕舞,名妓优伶。为与酒席上佳人唱和,故词风也多趋于细腻朦胧,幽远孤寂。
而韦庄则更不幸。韦庄历经乱世,南唐与后蜀的交接,虽为贵族,势已衰微,更是过了数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游历的经验使得韦庄于民间风物更为精通,故词风也通俗易懂,疏朗隽永,善于直抒胸臆,以情入景。
三、关于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写作范式的浅略研究设想
通读温词不难发现,从感性认识上来看其词风统一度较强,所以可以将其十四首菩萨蛮作统一为语料库中同一分组进行词频方面的研究分析。且温词不过六十九首,样本极小,频度统计可靠性强。
我尝试将菩萨蛮八句分为八个坐标,词的内容分为三大类,每一类中都有几小类,以下一级分类标识标记。以十四首菩萨蛮作为样本,可做三维频度-内容类别-内容位置 图表,最终有可能可以分析出一个几何平均的温庭筠菩萨蛮写作模板。从而有助于理解温词的词风。
图表难放上来,我放弃了。
四、参考文献
[1]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序》
[2]“牡丹”非真实之牡丹花,亦衣上所绣,“微雨”乃啼痕。 浦江请《词的讲解》
[3] 詹安泰 《宋词散论·温词管窥》
[4]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5] 王国维 《人间词话》
[6] 欧阳修,等.新唐书·温庭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1354.
[7] 名物意象与性别角色 — 温庭筠与韦庄词中女性形象比较 成松柳 武陵学刊Vol.37 No.
[8] 严妆佳,淡妆亦佳 — 温庭筠韦庄词风的比较 李慧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01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