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一日的反思》

最近加入了个小群共同写作,但这几天的年例排得好紧。一日吃二、三餐,肥得好紧要啊!

我搭档是个很认真、努力、又勤奋的大学生,而我……我不是大学生,我觉得我的高度不太适合和群里的人一起写作。我每次提出的问题,他们都很认真的思考,回答得头头是道。

搭档很认真的劝我放下心理负担,早上7点34分就找到素材,十点之前就完成了。但我11点17分才起床,倒也没认真看,就不想理了。

我告诉自己,我还不习惯和别人交流。——其实我骗了我自己,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也许有人想要了解自己。只是我不让别人了解自己。

我好想融入别人的世界,但却把自己的门窗锁住。朋友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会妥协、会拒绝、更理性、有原则。

可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不知道别人也不容易?

…………

事后总是埋怨自己为什么这样子?

为什么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

为什么这么冷漠、不爱言语?

为什么总是选择视而不见,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为什么…………

有时候很心情烦躁,严重的会恨自己比恨仇人还深。自己控制不了这种紧张感。

曾经几个朋友很想让我评论他们的作文。但我都拒绝了。 通常都是觉得自己可能做不好,没办法与别人交流,分享。

畏畏缩缩,想做又怕,想说又怕,我没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平常生活中的聊天,我都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一旦感觉对方在观察自己,会感觉不舒服。我喜欢在网络上聊天,那是没觉得和我聊天的人在审察自己吧。

除非那人我很有安全感,就多几句话。我知道自己的思想理念要转变,但我做不到。

唉!结果已经酿成,自己又不得不接受,只有必要找出结果酿成的因,然后从新开始,不是自责,反思为什么会酿成这样的结果啊?

自责与反思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反思找果的因的心态去看,找到因了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许我还是要通过实际锻炼,第一步是克服心理的这种障碍。尤其是抓住任何和别人能沟通的机会,去寻找合适的话题和别人聊天。

第二步是让这种敏感的自我排查机制钝化,顶着症状往上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