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分镜头(娃娃蛇第一周作业)

前记:距离第一次上课已经半个多月了,作业一直拖着没交,每次以写作业为名去看电影,结果都看着看着就只顾剧情了。今天打开大俊老师推荐过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开始就被画面给吸引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个画面就是细节,老师上课说:故事都在细节里。整部电影看下来,发现好多镜头是对细节的刻画。写文章也是这样,一个故事最生动和最动人之处就是细节。故事一开始先是切各种蔬菜,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猜想:是谁在切东西啊?切东西做什么啊?然后第二个画面交代了场景:昏暗的屋子。接着又是蔬菜被切的细节,把人带入了那种慢悠悠的节奏里。然后画面里才出现人物。发现暗的色调很有氛围感,神秘,缓慢,凝滞。人物也是从远景,到近景,然后给到特写。这是女主的妈妈出现,这个视角是女主看到她妈妈的视角,作用是把我们带入主人翁的内心。妈妈让她停下手中的活,接着镜头给到一桌子的蔬菜和正在摆弄蔬菜的人物的手,这是人物和场景的互动关系。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主离开的场景,给到妈妈的正面和女儿的背影,这时观者看到的是妈妈的表情,也了解到了妈妈的情绪。

总结:这组镜头取景大中小特写细节都有,视角上以平视为主,对环境交代的很清楚。拍摄人物真的是离不开环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组是讲画家告诉女主如何调颜料,依旧是对环境和细节都有描绘。如老师所说,前景的加入给人一种偷窥感。画面中有两个人时,布局不一定对称,但是很有平衡感。没有把两个人放在正中间,有一定的留白。最后一张搭在椅子上的画家的手,很有故事感,表现出他和女主的关系,亲密又有一点点距离,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亲近。手在人像作品中真的就是第二张脸,手上有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组描绘的是女主睡在阁楼,醒后去调颜料的场景。前景和俯拍给人一种偷窥感,让画面有种安静的感觉,让观者安静地观察。第二张运用到了“不是前景的前景”,低机位平视形成的过度感,同时木梁和墙壁之间的斜线还形成了一个画框,让主体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简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组描绘的是画家带女主看暗箱的场景。平视为主,场景细节特写均有描绘。有用到过肩镜头,有带入感。注意到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第一张和第三张有竖的线条,第五张和第七张里有斜的线条,线条似乎使得画面更整齐简洁。第七张两个人蒙在布里一起看暗箱的画面觉得很美,但是又说不出来美在哪。可能是两个人面部方向的一致给人一种重复的美,同时光线颜色也很美,我分析不出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组是画家给女主画像的场景。前两幅画分别给了两个人镜头,但是同一支蜡烛出现在两个镜头里的不同位置,就交代了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是面对面。然后给一个中景交代环境,后面就着重对人物情绪的刻画,所以以近景和特写为主。两人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再到远。上课时讲到人物情绪溢出是要拍特写,画面中女主流下的眼泪被表现出来了。最后两张的启示是,同一个动作可以拍一张中景拍一张特写,放在一起很有节奏变化,能让摄影作品像电影一样流动。

下面还有一些很喜欢的画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物占很小部分甚至半边脸。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面的平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物居中。美妙的窗口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雨天窗前,朦胧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肩镜头,目光的回环。画家看向女主,女主看向颜料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强光比,使想表达的部分正确曝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面的分割。各个部分安放的很整齐和谐。色调的统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空镜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背景也很美。侧面的轮廓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人公视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干活时走神的样子,她在想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面饱满,有张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看向她,她看向云。他眼里的欣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极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凝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环境、人物交相辉映。服装色调与环境的统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面的分割留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细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物与环境的融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物环境各占一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场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动作细节符合身份性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手的语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掏耳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暗调的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遍我以为是画家的妻子送来的,但用颜料封口,这个细节说明东西是画家送来的。“故事全在细节里”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熟悉的布料。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专注的表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受光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与物互动,二分画面。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截图就和按快门似的,我的毛病是咔咔咔一直截,看到什么都觉得好看,当然这部片子真的是每个画面都美如画。要学会思考和取舍,要有预判,有时候美好的画面出现了但是手慢了。平时拍摄中就应该有预判的概念。

2.有些画面就是觉得美,感性上,但是却没法上升到理性的分析,这是在基础知识上还有欠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还是要多学习思考,才能懂更多的门道。

总之,通过截图训练,似乎对美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更能理解上课时讲的内容了。要把分析和思考的好习惯带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同时要多练习,在实践中体会和作用,做到融汇贯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