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一定会有所偏向或者说有自己更擅长的地方,比较明显的有设计,策略,项目管理等方向,不同类型的产品对PM的需求也不同,如社交更侧重的可能就是界面设计,功能设计,而搜索更重要的就是策略。
近期接触打车类APP较多,对这一类APP也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后面可以单独写一篇对于此类O2O产品的一些想法。
由于打车APP更偏向于业务,功能设计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其对PM的需求更多是在策略方面,比如司机的抢单策略,订单发送策略,择优策略等等,而由于其推广模式是采用大量的奖励来提高日活,所以在防作弊上也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稍稍了解了这类APP的反作弊的内容,整理了一下,主要如下:
行为定义:
作弊手段:不合常理的,违反产品规则的用户行为
反作弊手段:信任传播模型,不信任传播模型,异常发现模型
打车类软件作弊直接目的:
订单奖励,乘客端和司机端都有
推荐奖励
打车类软件的作弊形式:
专业团伙性
随机临时型。
打车类软件的作弊手段:
司机自身或者司机与其他人之间刷单,准备两部手机,一部发单支付,一部抢单,最后凑单获取奖励
——通过判断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距离,司机的行驶距离以及支付金额,司机多次抢单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过近,距离与支付金额不匹配则为刷单
拿多个手机去下单,拿多个手机去抢单(用身边不会用手机的老师傅的号去注册司机端),而且多个平台搞,只跑一趟赚多单奖励的
——存在多个订单的行程路线,时间都相同,则可能为刷单
乘客多次下单,滴滴打车完了在用快的打车,多刷奖励
——通过判定司机与乘客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近,比如在2M以内,则视为作弊,或者对于过近的距离,降低其抢单成功几率,如果说通过特殊发送订单方式,如不正常的语音下单,则视为作弊
一段行程之内,下单多次,如乘客从西安到北京,司机到郑州后让你付一次款,再让你打一个从郑州到北京的,乘客有时也愿意,因为他可以多用一次券
——同一账户,同一司机,接连抢单则为刷单,考虑账号以及时间因素
抢单加速器
——主要是针对司机账号,抢单行为异常,如多次抢单时间过短,抢单成功率远高于过往水平,且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则可能为异常。
司机团伙利用僵尸号+推荐有奖赚取较大数额的资金。
——通过验证设备信息来排除僵尸号影响
针对用户行为的反作弊的要素:
增加设备验证信息;手机号可以换,但是手机没法换,同一设备的打车行为异常则视为作弊行为
司机与乘客的距离定位;查看订单发送时候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距离,多次抢单时距离都过近则有可能为作弊行为
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存在多次订单出发地与终点站之间的距离过近则有可能为作弊行为
乘客的支付金额;结合城市的出租车的费用与行驶距离判定用户的支付金额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则有可能为作弊行为
语音对话识别;对于语音中的一些关键字进行识别,如指定车牌号,说一些奇怪的目的地等则有可能为作弊行为
司机的历史档案;根据司机的历史行为,相似行为过多,则有可能为作弊
其他:要求绑定信用卡,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用户举报司机作弊行为
另外针对技术手段的刷单行为,可以通过IP离散度校验等方式反作弊,具体此处不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