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我没有太考虑过上学的问题,甚至在孩子出生前,我在朋友跟前说过孩子可以不上学自己教,这后来被别人说起我都被一次次地打脸。
直到最近九月一号送孩子上幼儿园,我开始关注上小学的事情,每每遇到一个小学生,我都会主动去跟他了解学校的情况。
长期居住在西安这样一座城市,我不太了解别的城市的状况,仅仅西安的基础教育的情况,我也是最近了解了一下,发现这里的很多问题,相信其他城市也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恰好在最近罗振宇有一期谈教育分层的节目,与我之前的一些想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查了一下西安的小学排名,可以发现,好的学校就是高新区,大学附小,以及老城区几所,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关系到一个好的学校的形成,生源质量与学校质量的相互影响,一个显著的分层。
可以下一个笼统的结论,一个小学学区范围人群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与这个小学的教学与知名度形成了非常高度的契合,再加上一些历史和经济因素的修正,这几乎是一个铁律。
一个孩子的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而最重要的无疑是家庭教育,在一个教育背景和收入相对优越的家庭,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其认知,观念,智力等方面和另一个各方面相对差距较大的家庭的孩子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实际上是造成学校之间的差距的最大因素。
现实中有高昂的借读费,溢价的学区房,这些因素或者说门槛进一步造成分层,把家庭财富水平,受教育水平等指标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而这些生源和学校有很多相互的影响,互为因果。
这种现象并不孤立,在社会财富阶层的分化方面也非常类似,物以群分,人以类聚,社会阶层分化固化的一个缩影。
我也曾对所谓的教育公平心存幻想,而实际上,我们想象中的教育公平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对教育体系发过无数的牢骚,当我们读得了诗,去得了远方,更重要的是,苟得了且的时候,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我们太高估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或者我们在考虑教育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因素。
当我们费了多大的努力,买个学区房,把孩子送到心仪的学校,我们想做什么?其实是想把孩子送到那群我们能够的着的家庭的孩子中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