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市里(集宁)见了个人,怎么说呢,这个朋友我们算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那种感觉,这事吧要说起来还要追溯到一年多前,那时正值毕业,六月二十号左右清校,也就是说二十号之前必须打包好自己的东西物品离开。但我报了西部计划,笔试面试订在二十三的呼和浩特,嫌弃中间两天时间回趟家再转站有点费时费力,也就放弃了。
这时同寝室的一个舍友为了二战考研,在宿舍楼和图书馆之间的小区租了间屋子,我也就顺理成章的跟她挤了两天。开头提到的那个人就是我这个舍友先认识的,老家都是乌兰察布的,为了二战同样租房备考的境遇,让大家很快熟识起来。记得第一天晚上在图书馆的自习室,收到舍友的消息:晚上你陪安可(就刚认识的那个女生名字)先回去吧,咱住的有点偏,那块儿又没有路灯的。待会儿我男朋友送我回去,放心。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就顺着舍友的指示找到了安可,并一块儿回来租屋。在我看来近乎不用在意的事却换来她无言的感激,这也是我没有用想到的。
因为这份感激就发生在我从呼市连夜火车回来的那天,毕竟有些东西在舍友那里,得去取了再回家。舍友不在,但安可在,聊了下天知道了她原来是故意没有去图书馆学习,专门等我回来的。好吧,莫名的感动。并且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快她订的外卖到了,盛情难却,便一块儿吃了个“午饭”。后来舍友回来了,又交流了一段时间我该走了。她俩把我送上出租车,就在车门关上的一瞬,安可突然窜上了后排,然后就听她对我的舍友说:她东西有点多,我送她一下吧。火车站,取票机,扶梯,验票口,候车室,站台票能到的地方她一直陪着我,心里说不出的温暖。直到我上了火车她才退了出去,隔着窗子和她语音,她嘴上的口型和耳朵中的声音契合的感觉头一次体会到,是来自认识了不足一周的人,很开心很舒服。
后来我去支教,她二战考研。互相偶尔联系。拖拖拉拉到现在,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相见恨晚的友情,是不是也该庆幸没有来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