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这么能说,那你的孩子一定很一般

记得有一次暑假回家,刚进家门,就有一对母子来找我,说是马上高二了,希望传授一些学习方法。

从头到尾,我都没有听见这个男孩的发言,倒是这位母亲嘴里不停地说着:

你看,学英语都说要背单词,我就给他说,孩子你要好好背,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得会英语”

“他每次数学不及格,我就给他说,孩子你要多做题,要细心。但下一次,还是这个毛病”

.........

看着旁边的一脸漠然的孩子,满脸的表情都是:我就这样,你爱咋咋滴。

实在忍不住了,我插了一句话:“阿姨,让我这弟弟自己说两句”

她张了张嘴,不情愿的合上了嘴。

结果,他儿子还没说到三句,这位阿姨又开始了她的演讲。

送走这对母子后,我问老妈,这个阿姨怎么这么能说,把她儿子的话都说完了。

老妈说,你这阿姨,嘴有一张,手有一双,家里打点的有理有条,就是他丈夫不成器,爱赌博,她也就将所有的希望押在这个唯一的儿子身上。

我却摇摇头,那她这儿子估计以后也一般。

后来在菜市场见过这阿姨,不到四十岁,皱纹爬满了脸,都像是五十多的老太太了。

听说儿子嫌她啰嗦,书也不念了,高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只能说,她给儿子的爱太多了,像是洪水泛滥,让孩子不能呼吸,所以只能逃离她的身边。

这让我想到我一个姑姑的孩子。

因为小时候在他们家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影响很深刻。

父母是双职工,家里条件一般,独生子。孩子不仅成绩优异,常帮家里作家务,暑假不是勤工俭学,就是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常有人问她,你家娃是怎么教育的,怎么这么优秀?

我姑姑笑而不答。

后来私底下我问她,她回答说,因为我懒呀,不想唠叨。

我这姑姑的确是出了名的懒,从她儿子上小学开始,他们就开始不干预他的学习生活,他的房间,也不再帮他整理。工作一忙,三两天回不了家,更别提唠叨她儿子了。

等上了初中,他俩工作太忙,家里人的饭菜就开始是她儿子准备了。

上了大学时,儿子的生活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了。

有时候见到他,我就半开玩笑地说,你妈这样放养你,你也不问问你妈,你是不是她亲生的?

他倒不在意,反过来替他妈妈说话,幸亏我妈给我自由空间,让我有空间成长。她要是一直唠叨我,我肯定就和我们班上那谁一样,成了小混混。

去年,他带队去山区支教。走时,姑姑没去送他。

但时不时的也会电话视频,不像是母子,更多地像是朋友对话。家庭聚会时,也会不经意地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

原来,她对儿子的爱一分也不少,一毫也不差。

要知道,她可是他们单位是有名的一张嘴。

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她巧妙地闭上了这张名嘴,不去争辩,而是平心静气地教孩子管理时间,独立思考。

都说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一流的父母用心教育,二流的父母用眼睛教育,三流的父母用嘴巴教育。

这话一点不假。不看古代前贤,就是现在周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人,又有几个人是在父母的唠叨下成材的?

教育孩子时,不妨懒一点,家务让孩子多做一点,少玩点手机;相同的话,少说几遍,做了错事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反省,学会成长。

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多说,不如多做,你就是他最好的榜样。

凡事你都包办,用嘴说道,以后他的人生也必定出彩不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