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项规定为笔 书写作风建设新篇
八项规定出台,如一声春雷划破长空,拉开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大幕。从 "调研不安排迎送"" 开会不摆放花草 "等具体细节破题,到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这项看似" 小切口 "的制度安排,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 第一刀 ",深刻改变着中国政治生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牢牢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落实,才能让好作风成为强国建设的坚强保障。
一、八项规定的本质是政治承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十年间,从整治 "舌尖上的浪费" 到刹住 "车轮上的腐败",从清理 "超标办公用房" 到狠批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等反面教训警示我们,纪律松弛必然导致政治生态恶化,唯有把八项规定作为政治纪律严守,才能让 "两个维护" 从口号变为行动自觉。抓八项规定落实,就是抓政治建设落地。只有从政治高度认清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的道理,才能在思想上筑牢 "作风问题无小事" 的警戒线,在行动中把准 "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的方向盘。
二、八项规定的核心是为民宗旨。调研要 "多同群众座谈"、文件要 "切实改进文风"、出访要 "简化接待",每一条都直指脱离群众的积弊。十年间,全党开展的五次集中教育,都把落实八项规定作为重要内容;"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中,各地整改 "门难进、脸难看" 问题 12.7 万件,解决 "办证难、办事慢" 事项 8.5 万个,正是对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的生动诠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河南兰考干部重温焦裕禄 "蹲点调研 47 天" 的事迹,甘肃宕昌党员重走红军 "扁担路",这些沉浸式教育表明:只有把八项规定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才能破除 "作风建设是一阵风" 的错误认知。
党员干部应强化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抓贯彻落实。政治自觉要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为践行 “两个维护” 的具体体现;思想自觉则需从内心深处认同规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行动自觉就是要将规定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只有做到 “三个自觉”,八项规定才能持续发挥效力,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唯有以高度自觉持续抓好落实,才能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