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页面加载过程及页面的重绘与回流

HTML页面加载和解析流程

  1. 用户输入网址(假设是个html页面,并且是第一次访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返回html文件。
  2. 浏览器开始载入html代码,发现<head>标签内有一个<link>标签引用外部CSS文件。
  3. 浏览器又发出CSS文件的请求,服务器返回这个CSS文件。
  4. 浏览器继续载入html中<body>部分的代码,并且CSS文件已经拿到手了,可以开始渲染页面了。
  5. 浏览器在代码中发现一个<img>标签引用了一张图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此时浏览器不会等到图片下载完,而是继续渲染后面的代码。
  6. 服务器返回图片文件,由于图片占用了一定面积,影响了后面段落的排布,因此浏览器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7. 浏览器发现了一个包含一行Javascript代码的<script>标签,赶快运行它。
  8. Javascript脚本执行了这条语句,它命令浏览器隐藏掉代码中的某个<style>(style.display=”none”)。杯具啊,突然就少了这么一个元素,浏览器不得不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9. 终于等到了</html>的到来,浏览器泪流满面……
  10. 等等,还没完,用户点了一下界面中的“换肤”按钮,Javascript让浏览器换了一下<link>标签的CSS路径。
  11. 浏览器召集了在座的各位<div><span><ul><li>们,“大伙儿收拾收拾行李,咱得重新来过……”,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了新的CSS文件,重新渲染页面

因此,一般情况下,css放head标签里,js引用放最后。

浏览器渲染页面的过程

  • 根据 HTML 结构生成 DOM Tree
  • 根据 CSS 生成 CSSOM
  • 将 DOM 和 CSSOM 整合形成 RenderTree
  • 根据 RenderTree 开始渲染和展示
  • 遇到 <script> 时,会执行并阻塞渲染,因为 Javascript 代码有权利改变DOM树

什么是回流

当render tree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因为元素的规模尺寸,布局,隐藏等改变而需要重新构建。这就称为回流(reflow)。每个页面至少需要一次回流,就是在页面第一次加载的时候,这时候是一定会发生回流的,因为要构建render tree。在回流的时候,浏览器会使渲染树中受到影响的部分失效,并重新构造这部分渲染树,完成回流后,浏览器会重新绘制受影响的部分到屏幕中,该过程成为重绘.

什么是重绘

当render tree中的一些元素需要更新属性,而这些属性只是影响元素的外观,风格,而不会影响布局的,比如background-color。则就叫称为重绘。

区别

他们的区别很大:
回流必将引起重绘,而重绘不一定会引起回流。比如:只有颜色改变的时候就只会发生重绘而不会引起回流
当页面布局和几何属性改变时就需要回流
比如:添加或者删除可见的DOM元素,元素位置改变,元素尺寸改变——边距、填充、边框、宽度和高度,内容改变

如何优化减少页面的回流重绘

但是靠浏览器不如靠自己,我们可以改变一些写法减少回流和重绘
比如改变样式的时候,不去改变他们每个的样式,而是直接改变className 就要用到cssText 但是要注意有一个问题,会把原有的cssText清掉,比如原来的style中有’display:none;’,那么执行完上面的JS后,display就被删掉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cssText累加的方法,但是IE不支持累加,前面添一个分号可以解决。
还有添加节点的时候比如要添加一个div里面有三个子元素p,如果添加div再在里面添加三次p,这样就触发很多次回流和重绘,我们可以用cloneNode(true or false) 来避免,一次把要添加的都克隆好再appened就好了,还有其他很多的方法就不一一说了
参考文章https://www.cnblogs.com/ycherry/p/7255324.htm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