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上海初雪。下的是最冷的雨。
每到这种时候,很多同学(包括我)总爱窝在寝室,即使食堂仅在百米之外也宁可点一份外卖。外卖小哥也因此格外忙碌。于是便有了这个问题:在下雨天更多的点外卖是否是不道德的?下面仅仅讲一些我个人的想法,不想被我干扰思路的可以先自行思考。同时也欢迎分享你的想法,我会发在后续的推送里。
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日常吃外卖的同学来说,我认为这很难说不道德。但对于一些几乎只在下雨天点外卖的同学来说,即使我们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良心上也会感到一丝不安,或者至少有一些心理负担。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下意识的逃避良心谴责而直接为这一行为找到合理辩护,完全感受不到这一道德直觉(这里不含贬义)。
哲学视角
首先区分一下「不道德」的几个不同层面,一是「纯粹的恶」,比如故意杀人;二是「必要的恶」,比如电车难题;三是「不可欲」,也就是即使不能说是恶,也是不应该追求的。三种不道德程度依次减轻,我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且至少是第三种不道德,也就是「不可欲」。
为了方便讨论,我把这个行为抽象为「通过付出一定代价,把自己面临的不幸转移到他人身上。」如果从「总体幸福最大化」(功利主义)的角度看,这件事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认可:让二十个人少走一百米风雨交加的路好过让一个人骑行两公里风雨交加的路,因此让这件事实现的机制——市场经济,在这个层面也是可欲的。如果从「道德律令」(义务论)的角度看,由于「一定代价」的存在,如果双方都是自愿的各取所需,似乎也不能对这件事加以否定。如果从「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行为者本人的品质」(德性伦理)看,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认为这是在滋长懒惰或者直接从道德直觉认定这一行为是不道德的。但由于德性伦理本身的非规定性(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个人拥有的德性和对何为德性的看法有所不同,但这个性质的意义实际上远超于此),也不可能对这一行为作出彻底的否定性判断。我属于直接从道德直觉认定这件事不可欲。
社会学视角
然而这个问题也从一个角度把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尤其是把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结构中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作用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认为剥削是一种纯粹的恶,那么这里说明消费者至少也是帮凶或者教唆犯,致力于消除这种罪恶的人就应该减少购买商品,过一种最简朴的甚至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如果人人都是这样的「圣徒」,那么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崩溃,人类要么退回农耕时代,要么建立新社会。如果我们认为剥削是一种必要的恶,也就是要论证市场经济在当代的必然性,我很外行所以不能多说,但比较认可这一点。剥削不可欲或者剥削不存在的观点这里不做讨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道德在集体行动中的脆弱性,由于身边的人都这么干,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所以在实践上依旧能够心安理得。不过今天一番讨论下来,以后下雨天也应该尽量去食堂吃,毕竟吃外卖对身体也不好。
其他精彩意见在明天的推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