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巫峡一别已有一年之久,本以为一次无心的相遇会很快淡忘。未曾想这一年的时光里,巫峡秀美的风光时来入梦,让我欲罢不能。
以前也曾想写下一些关于巫峡的文字,只是山峡之美,古今咏诵者何止万千,我自知文笔粗拙,不忍破坏了巫峡的美好。近来,读到刘白羽先生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他的一句话又激起了我想写下这些文字的欲望。“我写长江自不敢跟人比,但我写长江激流勇进之美,这是我所得之长江,我所爱的长江,我的长江之美。”我与刘白羽先生显然不能相比,但也忍不住想要写下我和巫峡的情缘。
作为山城人,以往只是听说三峡的美,却从没有机会亲身体验,总觉得有些遗憾。这次和巫峡的相遇也纯属偶然,我一直相信和山水的相遇也要看缘分。
那日,我因有事需从重庆赶去巴东,本想从巫山坐汽车前往,不料到巫山时最后一班车已经发出,无奈只得坐船。彼时,我全然不知会和巫峡会有一次美好的邂逅。
快艇驶离巫山港时,大雨初歇,江面上烟雾缭绕,山也朦胧,水也朦胧。回望巫山县城,小城被江面上升起的雾气笼罩,房屋若隐还现,宛如仙境。
眼前的美景让我几日来堆积的不快轻松了几分。船向前行,江面变得开阔起来,巫峡从这里开始,两岸秀美的山色映入眼帘。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是自古以来山峡给人的印象。我没能体验山峡的凶险,但有幸领略巫峡的秀美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巫峡秀美的山色像一条画廊,在祖国的版图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如果把三峡比喻成一首歌,我想把巫峡叫做“云雨吟”最为恰切吧。“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走在巫峡的江面上,碧波荡漾,群峰似屏。实在难以想象前面还是峭壁激流,到此便成九曲回肠、曲水通幽。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巫峡的群峰被烟云笼罩,除了游轮的轰鸣,巫峡幽静而空蒙。我第一次游览巫峡,自是不知“巫峡十二峰”的位置,在同船一位当地人的介绍下,十二峰中的九峰次第袭来,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当我们的快艇行至神女峰脚下,历经了千百年的神女依然无恙,河面上升起的薄雾成了她轻舞的裙裾,她用婀娜的舞姿迎来送往,关于她的神话传说依然在在三峡两岸流传。我旁边的两个女孩子显得有些兴奋,大声喊出了内心的欢喜,无奈船行太快,神女的美貌很快便消失在我们的不舍中。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时的巫峡已经很难再听到猿的哀鸣,留给人们的只剩下无尽的想象。在那以人力为动力的年代,穿行在三峡的江面上仍然十分凶险,古代的文人骚客放舟三峡,那是何等的气魄。可以想象连绵的群山之间,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巫山神女也悄悄为过往的船只护航,那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可望而不可及也。
巫峡的美,是一种精致的美,游船行太快终究不能一饱眼福。当我们渐入佳境时,才发现船行过半。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净坛、起云、上升、飞凤、翠屏、聚鹤,巫山的十二峰如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巫峡两岸,千百年来成为无数文人骚客心驰神往的圣地。我曾泛舟漓江,如果把巫峡的美和漓江相比,巫峡如一位妆容精致的深闺女子,漓江则似一位略施粉黛的大家闺秀,各有所长。相较之下,我更爱巫峡的精雕细琢。
巫峡不仅有秀丽温柔的山色,两岸也有突兀的奇峰,嶙峋峥嵘的怪石,千姿百态,惹人遐想。如刀劈斧砍的巨石偶尔也会立在群山之间,一条玉带从山顶倾泻而下,颇有巫峡之水天上来的错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两岸的峭壁间或也能看到屋宇,依山傍水,景色怡然。我想每天面对如此秀丽的山水,人生自是有一种别样的乐趣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历史,巫峡的人文景观也有其独特之处,浅滩上当年纤夫留下的累累纤痕仍在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过往。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这些和历史有关的记忆依然在巫峡水的滋润下熠熠生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子美用他满腔的豪情喊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巫峡之美到巴东就戛然而止了,再向下行便是西陵峡的凶险。我的行程也在此戛然而止,走上巴东港,江面的雾气更浓了,我站在港口上向巫峡的山水挥手作别,朦胧的雾气中中我似乎看到了巫山神女正带着浅浅的微笑在向我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