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理论”:献给浮躁的年轻人!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树理论”是由焦家良博士提出的,是一个深刻的哲商隐喻,表达了个体的成长和成功往往被视作一场与环境、机遇和选择的复杂互动。

焦家良以“参天大树”的成长为例,揭示了个体如何在社会或自然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实现自我超越。

大树理论

1、成为一颗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大树说: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每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让我们看看大树,今日的枝繁叶茂绝非仅是昨日的所为。

我们所期待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是随着时间,经验不断得到积累。

每一次的超越都将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得之不易的成功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经验的积累!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精彩一瞬的背后, 沉淀着日积月累和不为人知的汗水。

只要不急不躁耐心努力, 保持对新事物的探索, 就是行进在成长的康庄大道上。


2、成为一颗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

绝对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风雨,屹立不动!

如果只是阳光雨露,没有狂风霜雪,如何懂得大自然所有的恩赐?阳光雨露给予大树生长的光照、营养和环境;而经历的每一次的狂风霜雪就会使大树更加坚定,无所畏惧。

大树不会因为每次经历坏天气就想到去找避风的庭园,大树知道只要走过这遭就会再一次得到成长!恰恰是经得起狂风霜雪考验的树木才会成为大树,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露最终成就大树!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经风霜、历雨露而不悔”!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你久久为功的那个小领域内,你已经战胜了绝大多数人,站到了金字塔尖。

你要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能坚持下来做一件事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会掉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的是多数人。

你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3、人作为高级动物,最大的弊端就是:会动,爱动。

哪里呆着不舒服我就走,我就换地方换城市,哪里做生意赔了,也会走,一生搬家无数。

植物最大的弊端,也是它的优势,那就是:不动。

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不论落在石头上,还是房顶上,它都会顽强的生存下去。


4、成为一颗大树的第三个条件:根基。

曾国藩主张拙诚,凡事不走捷径,只下笨功夫。笨功夫下得深,基础才牢靠,才经得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5、成为一颗大树的第四个条件:向上长。

无论现实如何残酷,人都不能丢了那颗上进的心。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立志高远,方能把自己与凡夫俗子区别开来。


6、成为一颗大树的第五个条件:向阳光。

无论命运怎么捉弄你,把你逼向了怎样的绝境,你都不能丢掉光明的心。心光明,则没有黑暗,处处是阳光,处处是春风,处处是温暖,处处正能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