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一篇:似乎文字不经过用心琢磨,就少了点兴味,失去了文学的魔力了。就像玩游戏,你不用心,只是单把它当口香糖嚼一嚼吐了,那很快就会腻味。
总钻在某些事里,把受的伤反复拿来晾晒,又一番自我安慰,这不是在开导自己,反而是伤口上撒盐,不断地强调它的痛罢了。
所以续了这篇,决心把它丢在一边。
从早上说起,重要人物都出差了,但剩下几位敲键盘的声音似乎更密更大了,无疑这趟差并未带走多少工作。昨天该完成的工作留到了今日,是因卡点,但这点我又无能为力,因为能解决的人出差了。所以不是我想摸鱼,是鱼非让我来摸。
但人急,病急乱投医,就非要把不可能的看看给可能一点。找客服、采购、研发,找了一圈,沟通说得我心急脑涨,自然卵用也无。我这人不能心急心乱,一如此,这一天就过得像赶路,没了耐心,失了准度与精度,就像无心风景,失了本我。
就拿书来看,无奈周围都是急躁的气氛,声音也是很嘈杂,到头也不知道自己算看好了没有。拉磨似的读了足足一下午,就觉得看进去一半文字,听进去一半噪音,感受一言难尽。
再出门走走,一回被骄阳逼了回来,一回在闷热的空气里游上几圈,便回来产出那一篇自我呻吟,文笔又如白开水般的文字。
不知这篇是不是相对好些?大概遣词造句是讲究许多了。不过人就是奇怪,明明休闲度假般过了一天,心里总要寻觅一些不开心的事,北京话叫“添堵”,本该畅快的心路,非砌一堵过不去的墙。
开心轻松的事,好像筛子上的水,无色无味直接略过;尽留得一些不如意的事,就是又黑又硬的石块沙砾,琢磨它为什么过不去,该怎么磨细了过去。
过不去就算了嘛,扔掉不就好了?